首页 › 分栏目 › 文化 › 文章: |
为什么牡丹自古有"国色天香"的美称?(图)
【人民报消息】暮春三月,适逢谷雨时节,正是花中之王牡丹盛开的季节。如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曰:「洛花,以谷雨为开候。」意思是说洛阳的牡丹花在谷雨时开花。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花型硕大,色泽艳丽,香气怡人,自古即为富贵吉祥的象征,故又称为「富贵花」。宋朝周敦颐《爱莲说》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又《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类》上载:「国色天香,乃牡丹之富贵。」 那么,为什么牡丹素有「国色天香」的美称呢? 据唐朝李浚《松窗杂录》上记载,唐冀州人程修己跟随名师周昉习画数十年,学得作画的巧妙秘诀。程修己特别擅长山水、竹石、花鸟、人物等画,因为画艺精湛被召入宫中,并受到唐文宗的器重。 一次,正值春末时节,文宗与杨妃在宫内观赏牡丹花。因为文宗喜爱诗,就问程修己︰「现在京城传唱的牡丹诗,谁的最杰出?」程修己回答︰「我曾听说公卿间大多吟咏欣赏中书舍人李正封的(牡丹)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这两句最好。」文宗听后十分赞赏。 这两句诗表达手法细腻而传神,用「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气犹如天上传来,用「国色」喻牡丹娇艳的花容就像喝醉酒绯红的双颊,而牡丹浓郁的香气和娇艳的姿容跃然纸上。因此,后来牡丹花就有了「国色天香」这个雅号。 早在秦汉时期牡丹就以药用植物被载入《神农本草经》,与药学有了渊源;南北朝时北齐著名画家杨子华就曾为牡丹作画,牡丹因此走入绘画艺术的领域。到了隋朝,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牡丹被诏入西苑,自此牡丹走进皇家园林,也提高了观赏价值。 唐时世人极爱牡丹,牡丹不仅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更是国运昌隆的象征,栽种、观赏牡丹成为当时社会的时尚。如唐刘禹锡《赏牡丹》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及白居易《牡丹芳》诗︰「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由此可知,当时世人对牡丹的狂热及牡丹在唐朝的地位。 宋朝除了咏牡丹的诗词外,也有牡丹的相关研究及记录专著,如欧阳修撰《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等。北宋时,洛阳是全国的牡丹栽培中心,更有「洛阳牡丹冠天下」之称。 明朝时迁都北京,在极乐寺内遍植牡丹花,也有高濂所撰之《牡丹花谱》、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等专著,而安徽毫县以盛产牡丹驰名。到了清朝,牡丹已有国花之称,有余鹏年撰写的《曹州牡丹谱》及汪灏的《广群芳谱》等专著,山东菏泽是闻名的牡丹产地。 由于牡丹形态雍容华贵,端丽高雅,被视为昌盛繁荣、富贵吉祥的象征。牡丹可说是色、香、姿、韵俱佳,千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在诗画、词赋、戏曲中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咏牡丹佳作。如唐朝皮日休《牡丹》︰「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牡丹因此有「百花王」的美称。 另宋朝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钱思公尝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故牡丹又得「花王」美誉。 又宋时洛阳牡丹最盛,牡丹有「洛阳花」之称,如唐李商隐《漫成》诗之一︰「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古人离别时常以芍药赠送远行亲友,故芍药又称为「可离」、「将离」。芍药大而美,形似牡丹,故唐人称牡丹为木芍药。如《松窗杂录》:「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自注:「《开元天宝花木记》云:禁中呼木芍药为牡丹。」唐朝开元年间,牡丹遍及长安,赏花风俗极盛,至宋则盛行于洛阳。群花中以牡丹第一,芍药第二,故世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