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引領下,挪威以總獎牌數39枚成爲本屆冬奧會總冠軍。
美國男子冰壺代表隊2月24日以10比7擊敗瑞典隊,迎得美國在冬奧會有史以來的第一面冰壺金牌。

【人民報消息】自從習近平當上「習核心」之後,各級黨官爲了保住官位、不被雙開,一個比一個表現的左。 新華社平昌2月5日報道,平昌冬奧會將於9日開幕,中國代表團副團長高志丹、楊樹安和團部成員以及冰壺、雪車隊5日抵達平昌。5日傍晚的平昌氣溫約零下七攝氏度,在抵達江陵運動員村後,高志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代表團將於7日在江陵運動員村舉行升旗儀式。 新華網平昌2月7日還有一個駭人聽聞的報道,平昌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7日成立臨時黨委。這應該歸功於習近平新文革思想的偉大勝利! 報道說,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書記、平昌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臨時黨委書記苟仲文在講話中提出幾點要求: 一、作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體育健兒,要時刻牢記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切囑託; 二、要以頑強的戰鬥精神勇爭第一、爲國爭光; 三、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樹立良好形象。 苟仲文說:「中國代表團今天召開臨時黨委的黨員幹部會議,就是要把黨領導一切體現在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參賽過程當中,充分發揮代表團中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倪會忠說,「我們今後還要開展主題黨日的活動,黨支部、黨小組開展有針對性的、有黨的工作特點的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讓他們的國家意識、黨員意識、集體榮譽意識等,都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2月20日,一位網友在微博上調侃:參加韓國平昌冬奧會的中國代表團,目前尚未獲得一塊金牌,獎牌數現居第18名,出發前中國代表團成立臨時黨委,要讓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貫穿參賽各項工作,現在金牌數不理想,是不是黨的領導不力?是不是黨委書記沒當總教練?臨時黨委需要好好反省。 據中南海知情人說,「冬奧會至今,中國代表團持續『金牌荒』,可以說運動員們的所有壓力,恰恰就來自『黨指揮』。」 知情者還透露,由於沒有奪金:「中國代表團仍未收到官方賀電,官媒也已幾度撤稿和改版;更無法容忍的是,在比賽一結束,非要逼失利的選手,立即『哽咽的承擔責任』。」 他們不承擔責任,難道讓「偉光正」承擔責任不成?!我們確實感受到中共對失利運動員的寬容大度,只要他們「哽咽」了、自責了,就能過關。這種情況要是發生在朝鮮,回國就被三胖送進勞改營!

在2月15日的平昌冬奧會雙人自由滑中,由於政治壓力太大,隋文靜沒上場就嚇哭,上場後過於緊張,連續出現小失誤,她和搭檔韓聰最終拿到了235.47,以落後冠軍0.43分的劣勢拿到亞軍。賽後,隋文靜多次落淚。

首次參加冬奧會、爲中共爭得花樣滑冰雙人滑銀牌的隋文靜表示,她非常緊張,「化妝的時候我都哭了,太緊張了。」她說因爲都盼着她能拿到那塊金牌。 最近幾年,隋文靜兩腳的副韌帶一直處於未痊癒的狀態,她很多時候完全是靠着肌肉的支撐參加比賽。她的腳還出現了骨膜炎,一度疼到想要打止痛藥比賽! 加拿大籃球訓練營教練鞠濱告訴記者,他曾聽聞一位前女子速滑冠軍說,「領導對她們有指示,如果你被取消比賽,在那種出錯的情況下,你一定要拽(其它國家的)兩個人下來(當墊背的),這個是領導給她們的任務。」「類似的還有中國的國家籃球隊教練對球員說,『你防備不了他,你傷(他)腿呀。』」 鞠濱說,這是一個反面的、違揹人性的教育手段,「可怕、不恥。如果帶着這麼骯髒的心態去獲得一塊金牌,是很恐怖的事情。」但是,中共體制就是一個糞坑,你的心態不骯髒,黨都不放心。 鞠濱還說了一些中共聽不懂的話,例如:「體育是什麼?體育是一種教育,是一種道德,是人釋放善意與良知的一個方法或者手段。而體育精神超越體育,它主要的兩個最普通的價值就在於公平和尊重。」「你人心都見不得陽光,都是黑暗的,這就歪曲了體育的真正意義。」 2月22日晚,在短道速滑500米項目中,中共國在本屆冬奧會上首獲金牌,這也是獲得的唯一一塊金牌。 鞠濱說:「搞什麼黨支部,你黨支部和體育精神有關係嗎?對不對?所以我覺得這個人洗腦被洗得已經沒有思考能力了。很恐怖的。中共的奧運戰略是一個非常極端的,違背體育精神或者說體育道德的這樣的一個方向,所以不管拿多少金牌,我都覺得對中國體育不是一件好事情。」 2月25日,第二十三屆平昌冬奧會落下帷幕。 在沒有中國共產黨引領世界的情況下,挪威以總獎牌數39枚成爲本屆冬奧會總冠軍,德國是亞軍,加拿大季軍,美國第四名。而成立臨時黨委的中共國政治體育代表團最終排名第16位。 從亞洲排名來講,韓國以五金八銀四銅,成爲新的亞洲霸主,日本隊以四金五銀四銅位居排名第二,中共國則以一金六銀二銅從亞洲霸主下滑到亞洲小三兒。 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貴州藏字石給出了最準確的答案──中國共產黨亡! 有人說,相信四年後的北京冬奧會,中共國隊壓力不小。 中共政權還有這麼長的壽命麼?!(文/黎梓)△ (人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