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詩經》中說 「人的一思一念、一舉一動,神明日日夜夜都在鑑察着。」

【人民報消息】古云「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詩經》中說「人的一思一念、一舉一動,神明日日夜夜都在鑑察着」,知道是善事,就要盡心盡力去做,勇猛的行善、揚善、勸善,自然會福澤綿長,因爲善惡有報是天理。 助人成善的楊敬之 唐朝元和年間進士楊敬之爲人公正無私,善於發現別人優點並予以讚揚。他看到儒生項斯的詩寫的很好,便到處稱揚讚歎。後來項斯拜見楊敬之,言談之後,楊敬之作詩贈送:「幾度見詩詩盡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項斯由此名聞天下,被朝廷執政官長所認識、提拔。 楊敬之累官至國子祭酒兼任太常少卿,就在這天,其子楊戎、楊戴兩人同時科舉登第,時人稱揚讚美,號稱「楊家三喜」,大家都說這是楊敬之「平生不解藏人善」的仁人胸懷和體念他人、助人成善的聖賢心量所得到的善報。 五福齊全的文彥博 北宋時宰相文彥博,歷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待人接物,謙和卑遜,敬信神佛,愛好行善,唯恐不及。 文彥博少年時就注重修身,爲了檢驗自己的善惡之心,他準備了兩個罐子,頭腦中若有一善念萌生,就在一個罐子中放一粒紅豆,若有一點兒私念或惡意,就在另一個罐子中放一粒黑豆,以檢驗一天中的善念和私心雜念,日積月累,紅豆越來越多,正心克己,善念常在。 文彥博執政後,以德規諫天子順天意而行;平反冤案,伸張正義;清廉自守,善化百姓。他深信善惡因果之理,虔誠信奉神佛,逢人勸善,從不懈怠。當時文人、士大夫及周圍人受其感化敬信神佛者甚多。人們都說文彥博一生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五福齊全,是所謂的福慧中人。 做壞事遭報應的焦俊明 明朝的焦俊明年輕時就考取了功名,但是一直都沒有得到升遷,他就常常怪自己仕途坎坷而埋怨上天,寫了篇疏文向上天祈禱。 就在焦俊明祈禱那天的黃昏,有一幅素書忽然掉落在他禱告的香爐前面,他拿起一看,上面的字都不認識,想到可能是天書,就拜訪了一位有道行的道士請教,可道士就是不說。 焦俊明苦苦哀求,道士才說:「接受五兩黃金的賄賂,就會折掉十年的壽命;枉殺一條人命,死後必定會受到處分,你有沒有做這樣的壞事呢?」經道士這麼一問,焦俊明因此而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