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善心的传染 倾其所有解燃眉之急(图)
 
2016年5月14日发表
 
杨进强给老人送礼物。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唐芍良综合报导)有人交了一辈子的朋友,到真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发现不过是酒肉朋友而已;而有的人只有一面之交,在关键时刻却能倾其所有去帮助,1984年自贡市贡井区牛尾乡的杨进强就遇到这样一位朋友。 80年代,杨进强买了一辆二手货车干起个体贩运。1984年8月,39岁的杨进强从与牛尾乡毗邻的宜宾县百花镇运送一车茶叶到成都。途经自贡火车站附近时,车辆突然抛锚,需要大修,费用较高。可是,杨进强身上仅有20多元,在方圆几十公里内他又举目无亲,怎么办呢? 大家不要笑,那时候的20多元可不是个小数字。当时存自行车费才需2分钱。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四十元。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妇产医院的女医生,因为40%的人提级没有她而在医院跳楼身亡,提这一级多少钱?人民币5元。 仅有20多元的杨进强,情急之下想起一位仅有一面之缘的朋友张钦礼,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前去借钱。当时,张钦礼已经年满62岁,家就在自贡火车站附近。 杨进强一路打听,好不容易在一家茶馆找到正在喝茶的张钦礼。看着杨进强焦急的神情,张钦礼二话没说,立即回家拿存折到银行取出仅有的250元存款,然后领着杨进强来到附近的大安区和平乡汽车修理厂,帮助他尽快修理好货车,并为其垫付170元修理费。 170元,在当年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相当于工作五六个月的收入。 据自贡网报道,由于茶叶质量问题等原因,杨进强此趟贩运连本钱都没有挣回来,因此向张钦礼借的170元暂时没有能力偿还,只好欠着。次年9月,杨进强的货车到了法定报废年限而报废,他只得利用自家房屋做起日杂用品生意,手里仅有的一点资金不得不用做本钱。 一年多后,1986年5月,杨进强终于攒够170元。当他带着这笔钱前往张钦礼家准备还钱时,却惊讶地发现张钦礼居住的地方已经变成菜市场。张钦礼搬家去了哪里?杨进强到处打听,可附近的居民都说不知道。杨进强一时找不着张钦礼,只得暂时放弃。 这事搁心不正的人,就会想:不是我不想还喔,是找不到他呀。可是杨进强没有这么想:慢慢打听,应该很快就会找到的。 没想到,他这一找就是21年。 10年之后,1996年,杨进强遭遇天灾,损失重大。 那年7月的一天深夜,牛尾乡突发洪水,杨进强商铺的货物全部被淹,多数报废,剩下的只能自己使用、食用。那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场上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竞争很激烈,杨进强意识到要「东山再起」很难,遂决定外出打工。 不久,杨进强到了成都。开初,他在成都洞子口大西南建材城打扫卫生,每月的工资除去生活费、住宿费所剩无几。为此,他不少时候是开水就冷馒头充饥。 后来,他又到成都国贸大厦打扫卫生、接听电话;再后来,他又回到成都洞子口大西南建材城做装卸工,帮商家从火车上卸木材。 几年后,他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渐在那里站稳脚跟,成为该木材城宏发装卸服务部的负责人。 自己打工有了起色后,杨进强不忘乡邻,他回到家乡先后组织民工近200人到他所在的建材城做装卸工,为他们找到挣钱养家的工作。当然,他更没有忘记寻找恩人张钦礼。 今生一定要找到恩人并报恩 每次杨进强到自贡进货都会刻意到火车站附近打听张钦礼的下落,只是由于牛尾乡是自贡的偏远乡镇,而且公交车只通到离该乡15公里的五宝镇,为保证当天回去,他每次去打听不敢耗费更多的时间。杨进强到成都打工后,每年回家过年,也都会抽出时间专门去火车站附近打听张钦礼的下落。 越是生意顺利,寻找到恩人张钦礼越成了杨进强最放不下的心事。 2002年过年时,杨进强回到老家,又一次专程到自贡寻找恩人张钦礼。这一次,他问遍张钦礼过去住所周围的所有邻居,仍然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消息。但他暗暗发誓,今生一定要找到恩人并报恩。 2007年清明节前夕,杨进强回家祭奠先人后,不知道是第几次来到自贡火车站附近寻找张钦礼。他寻遍附近的茶馆、酒店、菜市场……终于在临近傍晚时,问到张钦礼以前的同事,一位名叫朱义清的老人。 朱义清告诉杨进强,张钦礼是四川省第十一建筑工程公司的退休职工,当年搬家搬到临时的出租屋居住,现在应该是自流井区三八路小区居民。得到这个消息后,杨进强一路寻找,终于寻到了恩人的家门口。 当杨进强怀着激动的心情与张钦礼见面时,这位曾经帮助过杨进强的85岁高龄的热心人已经患了食道癌,二目无神,枯瘦如柴。因此现场并没有出现令人想象的惊喜相逢场景。 当杨进强紧紧握着张钦礼老人的手,诉说自己来他家的意图后,惊讶与感动之余,老人经过长时间的回忆,才想起尘封已久的往事。20多年前,退休的张钦礼全部存款只有250元,全部取出,用掉170元,老人居然不记得此事了,这是真正做善事的人。 张钦礼老人见眼前这位自己曾经资助过的壮年男子已经成了老人,却还一直牵挂着还给自己170元,激动得流出眼泪,用嘶哑的声音说:「你真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啊!」 自此以后,杨进强坚持每月从成都回自贡探望张钦礼老人一次,并送去礼金,直到老人于2008年9月去世。 善心可以传染 善心是可以传染的,张钦礼老人的慷慨解囊感染了杨进强,将心比心,在寻找恩人张钦礼的过程中,杨进强也竭力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06年4月的一天,杨进强和荣县鼎新镇大龙村二组的陈泽民同乘一辆公交车到荣县,两人年龄相当,谈话十分投机。在荣县办完事后,陈泽民邀请杨进强到他家做客。 到达大龙村二组,组长龚义成正带领十多个村民用泥土垒一个堰坝,杨进强见这个堰坝有2米多宽、3米多高、20多米长,用泥土垒肯定不坚固。 他询问了解到,该堰坝修建于清朝末年,40多年前开始垮塌,长期以来都是用泥土修修补补。因为堰的一方是贡井区龙潭镇彭家村三组,因此一直没能协商好重建事宜。 而这个堰坝十分重要,不但能解决村民通行问题,其蓄水要灌溉500多亩地。没有这个堰坝,上百户人家要从一公里外的旭水河取水,因为沟渠多是靠锄头挖出的泥沟,引水途中要损耗三分之二的水量。 杨进强了解到村民筹资的困难和堰坝的重要性后,当即答应捐资修建。当年7月10日,杨进强投资2.8万元,村民们费时28天,建成后被当地村民称之为「友谊堰」。 2007年4月,为方便村民出行,大龙村准备修建两条村道,但修路的钱不够,杨进强又一次捐出2万多元,为村委会解了燃眉之急。 曾经帮助过的人只要还有事相求,杨进强会继续慷慨解囊。今年2月,杨进强得到大龙村二组组长龚义成反映说,友谊堰建成后,因蓄水水位提升很多,淹没彭家村三组一村民的一块土,该村民未经协商就破坏了堰门,使得水位下降一半,今年又遭遇春旱,村民用水量大,使得蓄水已经没有了,到栽秧季节还得从旭水河抽水,这就需要修建沟渠。杨进强立即捐助6,000元给大龙村二、三组购买250根水泥管,以连接1公里长的沟渠。 善行是一种美德,而不是一种冲动,也不是为做好事而做好事,更不是强为。 这个新闻告诉我们,善行可以改变人心、改变环境,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人。△

 
分享:
 
人气:41,214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