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宜瀟綜合報導)11月30日,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講話。他說要築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峯。下面是他講話的部份內容: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 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不朽作品。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共同鑄就了燦爛的中國文藝歷史星河。 歷史給了文學家、藝術家無窮的滋養和無限的想像空間,但文學家、藝術家不能用無端的想像去描寫歷史,更不能使歷史虛無化。文學家、藝術家不可能完全還原歷史的真實,但有責任告訴人們真實的歷史,告訴人們歷史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戲弄歷史的作品,不僅是對歷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對自己創作的不尊重,最終必將被歷史戲弄。只有樹立正確歷史觀,尊重歷史、按照藝術規律呈現的藝術化的歷史,才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才能立之當世、傳之後人。 希望大家堅守藝術理想,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承擔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應該用獨到的思想啓迪、潤物無聲的藝術薰陶啓迪人的心靈,傳遞向善向上的價值觀。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把崇高的價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導人們向高尚的道德聚攏,不讓廉價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無節操的垃圾淹沒我們的生活。 偉大的文藝展現偉大的靈魂,偉大的文藝來自偉大的靈魂。歌德說過:「如果想寫出雄偉的風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偉的人格。」一切藝術創作都是人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互動,都是以藝術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質、提煉生活蘊含的真善美,從而給人以審美的享受、思想的啓迪、心靈的震撼。只有用博大的胸懷去擁抱時代、深邃的目光去觀察現實、真誠的感情去體驗生活、藝術的靈感去捕捉人間之美,才能夠創作出偉大的作品。雖然創作不能沒有藝術素養和技巧,但最終決定作品分量的是創作者的態度。具體來說,就是創作者以什麼樣的態度去把握創作對象、提煉創作主題,同時又以什麼樣的態度把作品展現給社會、呈現給人民。 文藝要塑造人心,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養德和修藝是分不開的。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藝作爲一生的功課,把爲人、做事、從藝統一起來,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藝術訓練,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努力追求真才學、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藝雙馨。要自覺抵制不分是非、顛倒黑白的錯誤傾向,自覺摒棄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級趣味,自覺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腐朽思想。 文藝創作是艱苦的創造性勞動,來不得半點虛假。那些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文藝精品,都是遠離浮躁、不求功利得來的,都是嘔心瀝血鑄就的。我國古人說:「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路遙的墓碑上刻着:「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 」托爾斯泰也說過:「如果有人告訴我,我可以寫一部長篇小說,用它來毫無問題地斷定一種我認爲是正確的對一切社會問題的看法,那麼,這樣的小說我還用不了兩個小時的勞動。但如果告訴我,現在的孩子們二十年後還要讀我所寫的東西,他們還要爲它哭,爲它笑,而且熱愛生活,那麼,我就要爲這樣的小說獻出我整個一生和全部力量。」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藝術定力,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著追求,才能拿出扛鼎之作、傳世之作、不朽之作。要遵循言爲士則、行爲世範,牢記文化責任和社會擔當,正確把握藝術個性和社會道德的關係,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嚴肅認真考慮作品的社會效果。要珍惜自己的社會形象,在市場經濟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不爲一時之利而動搖、不爲一時之譽而急躁,不當市場的奴隸,敢於向炫富競奢的浮誇說「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說「不」,向見利忘義的陋行說「不」。要以深厚的文化修養、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質兼美的作品贏得尊重,成爲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在爲祖國、爲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宜瀟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