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大學生借18位同學身份 網貸50萬後失聯(圖)
 
2016年10月9日發表
 
校園網貸首頁的「新生貸款」宣傳頁。像這樣鼓勵學生借款,借款門坎又低的平臺爲數不少。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晏崇萱綜合報導)校園貸款亂象存在已久,缺乏具體的監管措施,而大學生風險防範意識和承受能力低下,有關單位應該重視這種亂象。 據《新京報》2016年10月9日報導,湖南某學院體育專業的大四學生方飛揚,從去年10月左右至今,通過借用18位同學的個人身份信息,在名校貸、京東白條、極速學貸、錢米等12家P2P貸款平臺上,共借本金和各項費用50多萬元。無力償還貸款後,方飛揚消失了。 同學的身份信息被拿去借貸 方飛揚的同學李寬透露,方飛揚於去年11月初找自己借錢,說要買計算機。第一次通過「優分期」平臺借了4,000元,之後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又用相同的身份信息,在分期樂上借了2,200元。今年5月,方飛揚再一次以自己名義,在名校貸上借款9,000元左右。 「需要還錢的日期到了,接到短信後,才發現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拿去借貸用了。」李寬回憶,方飛揚開始借的錢都還了,所以不好意思不繼續借。而自己不知情的那次,可能是因爲此前將個人信息告訴了他,對方就直接盜用了。 方飛揚的朋友王明表示,從去年10月開始,自己陸續借給他46,000多元,涉及的借貸平臺多達12家。 爲方飛揚「還貸款」的不止上述兩位。記者加入被他借錢的羣裏時發現,從去年10月左右,他借用18位同學的身份信息,登錄名校貸、京東白條、現金巴士、極速學貸等P2P借貸平臺,借貸共計本息50餘萬元。 其中多則八、九萬,少的也有一萬餘元。有些同學表示,大部份情況下,確實經過本人允許,但也有個別借貸平臺上顯示的借款信息是事後才知情。 李寬出示的賬單顯示,名校貸上的還款金額爲12,000元,分24個月還清。「其中2,400元爲押金費,如果逾期還錢,這個錢就拿不回來了」。他解釋,平均算下來,一個月利息100多元。之前都是方飛揚負責還錢,9月應還618.80元,因遲交了53分鐘,還被多扣了2元。 家裏無力替他還錢 王明算了算通過借貸平臺借給方飛揚的錢,共計46,800元。他記得,第一次借錢時,自己提供身份證、照片、父母電話,學校名稱和銀行卡號等基本信息,很快就註冊成功。拿到錢後,他當即把錢打到方飛揚的支付寶上。「還錢時,他也是通過支付寶把錢打給我,我的銀行卡綁定了支付寶,直接扣錢。」 然而,9月底極速學貸催他還錢時,因爲逾期一天,扣了50元手續費,次日又被扣了30元。「方飛揚通過極速學貸借了1,000元,拿到的金額只有800元。他說少掉的部份是手續費,我沒看合同,所以不清楚怎麼回事,覺得被騙了。」 8日,方飛揚手機已關機。周圍同學稱,他10月初已離家,前往長沙打工。走之前,從18位同學那裏借了多少錢、分別在哪家平臺借貸,一一打了欠條。 方飛揚按壓指印的承諾書和欠條顯示,其通過李寬等人向貸款平臺APP借的錢,所有本金、手續費和滯納金均由本人承擔,並畫押簽字生效,還完錢後承諾自動失效。 同學們和學院主任找到方飛揚家裏後,他父親才知道孩子欠錢的事情。在學院要求下,他於10月1日去學校爲孩子辦理休學手續。「也不知道他用這些錢具體做什麼了,只是聽說在QQ上玩什麼賭博遊戲,我們也不太懂。」方飛揚父親表示,已經去派出所報案,因屬於民事糾紛,周圍借錢同學多出於自願,派出所不便立案。現在已經聯繫不到孩子,家裏無力替他還錢,也不會替他還錢。 網友說,這種人比借貸者還壞,沒任何良心,坑同學,更坑父母,現在大學都教出些什麼東西?這種人將毀了自己以後的人生。 借貸平臺借款流程簡易 8日,記者登錄多家借貸平臺嘗試通過借貸審覈時發現,極速學貸、閃電學貸和錢米的審覈過程較爲簡易。通過客服諮詢,錢米只需要審覈手持身份證的照片信息即可貸款,一次最高可貸3,000元。 在填寫信息中,有關父母姓名和電話一欄的設置,客服表示,是爲了在學生還款無力時,可打電話告知,由父母代還剩餘金額。 其中,極速學貸的微信公號上,業務包括手機借錢、現金借錢、信用卡貸三種。手機借錢的選項中,又出現「錢站」、「2345貸款網」、「我來貸」等共計5家貸款平臺,而錢站的連結已因投訴關停。另一家「我來貸」客服反映,從10月1日起已關停對學生羣體的業務,公司要進行轉型,將業務面向上班族。 客服表示,之前對學生的借貸金額爲1,500元到8,000元,利息爲1.02%到1.82%,借款5,000元以下,每月繳納滯納金100元,借款5,000元到10,000元,每月繳納滯納金200元。下載「我來貸」APP後,註冊非常簡單,除基本信息的填寫外,有學生證、身份證拍照即可。 這些網貸平臺爲了兜攬生意,沒有看到原證件、本人沒到場也能辦理貸款,出了問題,網貸平臺自己難道不應負擔一點責任嗎? 根據今年8月出臺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網絡借貸中介機構,有義務對借款人的資格條件、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必要審覈,有義務進行客戶身份識別,採取措施防範欺詐行爲。 但律師表示,每個平臺該如何審覈借貸人信息、保證真實性,並沒有具體規範,所以才有借貸平臺鑽法律的空子。 問題主要出在冒名借貸 「銀行曾被銀監會要求給學生做信貸業務必須要求第二還款人,也就是借款人的父母簽字,銀行基本放棄了這塊市場,因爲要符合要求會很難辦。」某徵信公司負責人薛本川表示,校園貸款很難去控制,其本質是民間借貸,只要學生符合借款條件或借款的法律過程,即可借貸。 薛本川表示,而校園貸款的借款人是學生,他們社會經驗、法律意識、風險意識、信用意識都比較薄弱,對後果的認識不足。 有媒體曾經報導,部分平臺惡意放貸,通過各種方式催收本金利息,謀取暴利。此外,不少大學生對自身信息安全的保護意識更弱,個人信息、身份證件、手機等容易被同學獲得或借用。 律師認爲,多數同學在知情狀況下主動提供個人信息,且缺乏舉證表明所借錢款均被方飛揚使用,個人需要先行承擔債務風險和責任,再向其追責。 貸款本來就是一些經濟不好的人用來找錢的方式,在無力償還之下,極容易讓借款人產生犯罪或自殺等不良行爲。 《南方日報》2016年9月29日報導,〈湖北一大學生剛畢業欠貸款無力償還,偷竊弄傷手就醫被抓獲〉。 湖北恩施市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王某見財起意,未料,砸車窗盜竊車內財物時手被劃傷,前往醫院就診時被民警抓獲。嫌疑人王某交代,其畢業後創業不理想,被小額貸款公司追討債務,爲償還貸款鋌而走險作案。 校園網貸門坎太低,程序漏洞太大。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沒有經濟收入的,借貨公司只顧着自己的利益,沒有想到會不會因此害了學生一輩子,有關單位對於這種網貸平臺應該嚴加管控,同時學校應該倡導學生遠離毒品、賭博及網貸。△

 
分享:
 
人氣:48,31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