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雇主家道中落 褓姆打工养活3孩子(图)
 
2015年4月6日发表
 
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张崇贞老人(前右1)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
把亲人的名字刻在墓碑上,同时也印在自己心里。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甄卿之综合报导)世上总有很多奇妙的缘分联系着那些原本毫不相识的人,而后留下荡气回肠感人泪下的故事,生命中曾出现过的那些帮助过我们的那些人、那些事,即使时间再久,即使人已离开了,也无法轻易忘记。 南京雨花功德园里有一座颇为特殊的墓,里面合葬的两人不是夫妻,亦非亲人,而是一位南京老人和家里的褓姆。 《现代快报》3月29日报导,现今住在纽约的尹春丽讲述他们家与褓姆的一段感人故事。她说:「没有她,就没有我们全家。」「里面葬的确实是我的母亲和家里的褓姆,但我们从来不这么说,因为她是我们的家人,更是我们的恩人。」 1958年,尹春丽出生在南京一个殷实的家庭,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我爸爸是大学老师,妈妈是中学老师。后来我大哥出生后,为了照顾他,家里请了个褓姆,我们叫她『奶奶』。」 这位「奶奶」就是张崇贞,刚来尹家时,她50岁上下。张崇贞年轻时,丈夫就去世了,唯一的女儿出生时也不幸去世。婆家觉得她会带来厄运,想把媳妇卖掉。她听了消息后偷偷出逃,一开始去了上海,1949年来到南京帮佣。恰逢尹春丽的父亲找褓姆,她就这样来到了尹家。 尽管命途坎坷,但在尹春丽看来,奶奶从没消沉过。「她很疼我们,也很严厉,告诉我们,不要在苦难面前卑躬屈膝。」奶奶的教育对尹家的3个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尹春丽甚至觉得,奶奶对他们的影响超过了父母亲。 对于尹春丽来说,「父亲」一直是个模糊的名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父亲从南京调去他河北的原籍,在农村劳动,几十年里只回过家几次。我上大学时他的户口才迁回来。」 尹春丽对父亲几乎没有印象。小学时,他曾来学校看过女儿。「当时老师说有个人在传达室等我,我去了一看是个不认识的男人。他给我一个肉包子,我挺害怕,以为是老拐子,当时他眼泪就下来了。」直到回到家和母亲核实,尹春丽才知道他居然就是父亲。 家道中落 坚持留下扛起这个家 父亲工作的变动,不仅让几个孩子很难感受到父爱,更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巨大影响。「当时父亲没了工资,母亲的工资也大幅减少,家里几乎没了收入。」尹春丽母亲决定辞退张崇贞。可张崇贞却一口回绝。「她说『你一个人带不过来孩子,还要照顾老人。我们是一家人,要一起面对困难。』硬是留了下来。」 从那天起,张崇贞再也没有拿过工资。但她却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和尹春丽的母亲一起担起了这个家。「白天她在家里干活,晚上就跑到大中桥、鼓楼的坡子上,帮人推板车,推一次两分钱。」 本以为苦日子熬熬就能过去,没想到,情况却是雪上加霜,不久,母亲也被调往了外地。「在我印象里,她大约有三次不在家,最长的一次,有两年。」 尹春丽说,这个「分裂」了的家,是被张崇贞救回来的。「我们三个孩子在两年里没有父母,没钱,如果不是她,要么饿死,要么冻死。奶奶对我们恩重如山。」 为了养活3个小孩,奶奶推过板车,还去医院帮人坐过月子。尽管家里穷困潦倒,但她永远告诉孩子们「任何时候都不要低头、不要自卑」。 她对尹家3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充满了爱。冬天天寒地冻,几乎每个小孩脚上都易生冻疮,但尹家的3个孩子从没生过。「她很早就开始拾破布,给我们做棉鞋。」 尹春丽还记得小时候,一次儿童节,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要一条新裙子。她弱弱的和奶奶提起这个愿望,老人一口答应。 「那年儿童节一大早,我就在自己床头看到一条新裙子,粉红色的,配白衬衫特别好看。再四处一张望,窗帘没了。」 尹春丽说,奶奶就是那种人,她会用她的死,换取我们的生。 老人去世 全家以后辈身分送葬 不仅是对尹家的3个孩子,在街坊邻居中,张崇贞也有着他人不能及的好名声。任何人家需要帮忙,她总是一口答应。几十年里,张崇贞以她的品格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尹春丽的母亲也早已将这位比她年长三十来岁的褓姆,视为自己的亲生母亲。「我妈妈后来将所有的钱都放在奶奶那里,由她当家,她才是我们家的最高权威。」 后来,随着老人年纪越来越大,尹家人再也不让她干活,还找了位褓姆来照顾她。可她依旧闲不住,平时在家擦擦抹抹,只要几个孩子回来,必定要起来找点水果、煮点鸡蛋给他们吃。 1987年,张崇贞安详的离开了人世,享年90岁。去世时,尹家全家以子女、孙辈的身分为老人送葬。 老人去世时,尹家家境一般,没钱买墓,他们当时便在功德园骨灰纪念堂里选了最好的位置,将张崇贞的骨灰安放在那儿。「每次去看她,我都会把盒子抱下来,放在鲜花丛中,和奶奶说说话。」 上世纪90年代,尹春丽出了国,但几乎每年清明都会回来看望奶奶。后来母亲身体越来越差,和尹春丽商量身后事时,一致做出这样的决定--找个地方把奶奶和妈妈放在一起。这也得到了尹春丽父亲的支持,「她应该和你母亲葬在一起,这样我也安心。」 2010年,母亲去世,尹家的3个孩子将母亲和奶奶正式合葬。墓碑上,刻着这么一行字:「先恩祖慈张崇贞,与先恩萍水相逢,半生相伴,同甘苦共患难,恩比天高,情同水长。」 这么善良的老人用实际行动感动了全家人,老人没有子女,却得到胜似子女的孝顺,这是爱的回报。老人90岁高龄安祥离世,是老人积来的福报。 合葬时的景象,尹春丽记忆犹新,「两人骨灰葬下去的一瞬间,我似乎回到了过往,看到她们并肩扛起这个家的情景。我很想流泪,不仅是悲伤,也有欣慰。」 不求任何回报的善良付出能打动人,张崇贞老人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善良的美德,所以能感动人,也赢得了他人的敬重。△

 
分享:
 
人气:25,848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