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張高麗與郭金龍敢於掩蓋真相的背後
 
周曉輝
 
2012年7月2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6月30日,天津薊縣萊德商廈發生大火。7月21日,毗鄰天津的北京降下了強暴雨。大火和強暴雨過後,官方和民間在披露災情、死亡人數、救援力度等方面出現了強大的反差,尤其在死亡人數上更是相差幾十甚至上百倍。官方媒體稱,天津大火死了10人,北京暴雨死了37人。而民間數據顯示,天津大火死亡在100到300人,北京則更爲慘烈,可能數以千計。

到底誰在說謊?無疑身處事發地的天津人、北京人最有發言權,正是他們第一時間在網絡上曝光了真相,揭穿了媒體的謊言。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和剛當選的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也因授意隱瞞真相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然而,我們看到的是,無論是張高麗還是郭金龍,都並沒有因爲隱瞞真相而顯出絲毫的愧意,反而有些肆無忌憚繼續着「皇帝的新衣」的故事。

在天津,張高麗禁止天津媒體報導大火,並下令上至官員,下至遇難者傷者家屬、倖存者、消防、公安、醫護、殯儀館工作人員、記者、普通民衆等噤聲。張一再強調,天津全體,黨員幹部要高度統一口徑,一致對外,講大局、保民生、促穩定、求和諧;「不允許任何人談論這場火災死人話題,不準參加悼念儀式,否則以黨紀國法論處!」

伴隨着這樣嚴厲的禁令是無處不在的威脅。遇難者家屬被「軟禁」,記者或被「請進了賓館」消聲或被以種種理由限制入薊縣或被便衣盯梢,涉及的相關人員被警告,大量揭露真相的帖子被刪除,「造謠者」被拘留、被悔過……似乎張高麗覺得這些還不足以服衆,於是曝光了兩段現場錄像,並請央視出面「闢謠」,沒想到錄像曝光和央視出馬,反而遭致更多質疑,公開作實了大火背後確有許多隱情。

在北京,郭金龍在7月22日晚召開的北京市領導幹部緊急會議上強調:「當前要把工作重心轉到救災、善後和維穩上來」,「要舉全市之力,打好救災善後維穩攻堅戰」;他同時要求加強輿論引導,宣傳可歌可泣的事蹟鼓舞士氣,「確保社會穩定,迎接十八大勝利召開」。郭金龍的講話雖然不如張高麗的那般露骨、嚴厲,但卻有着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哪管那人命關天,哪管屁民究竟死了多少,最爲關鍵的是要保證社會穩定,確保十八大的召開。

於是,我們同樣看到了掩蓋真相的行動在北京暗中啓動。由於北京彙集了國內外多家媒體,當然最爲關鍵的是先要讓國人看得到的「自家」媒體報導走「正確的方向」。市委宣傳部下令,對水災「要多報導暴雨無情人有情」,對災難報導「要從正面出發」,新聞網站「要組織好評論、跟帖、轉發工作」。當局還明令禁止報導北京地鐵六號線水災塌方事件。

伴隨着禁令的還有威脅。鳳凰衛視社會能見度主編宋陽22日晚上9點36分在其新浪認證的微博上寫道:「剛拍完一被淹的村出來,宣傳部門緊盯着。人禍比天災更可怕,下大雨,小幹部求某單位開閘放水,快哭了,河道也遲遲不開閘…人禍我們能說幾分?」2分鐘後,她再發一條微博:「哇,柔中帶刺的威脅電話已經來了……」

北京資深媒體人魯晉京表示,「難爲新聞界的同仁了,不僅辛苦而且艱苦,不僅勞身而且勞心」;北京的詩人漫畫家魏克也就此評論道:「瞧,掩蓋真相的維穩行動開始了,真相也將因此被淹沒……」

據北京重災區房山縣村民秦女士向外媒透露,當局已安排家屬認領屍體,但現場戒備很嚴,對外封鎖消息,認屍時不得帶照相機和手機:「消息都封鎖了,有特警,認屍體去,說都不能帶手機,說河北(鎮)那邊挺嚴重,他們說北車營(音)也挺嚴的,這次主要淹的是山區」。

雖然有消息稱,未來幾日北京當局還會更新死亡數據,宣傳報導的規格要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一致,但其是否會如實公佈,很多人依舊表示懷疑。因爲這場暴雨造成的巨大傷亡很多是源於人禍。不堪一擊的排水系統,破舊的民房,薄弱的指揮、應對緊急災難及動員的能力,都在清楚地告訴人們誰才是無數人死亡的真正殺手。

事實上,掩蓋真相併非從張高麗、郭金龍開始。在他們之前被掩蓋的真相這幾年就有溫州動車事故、上海大火、汶川地震、毒奶粉、SARS等。是什麼讓張高麗、郭金龍還有許許多多發生災禍的中共高官們選擇刻意隱瞞真相而不必顧忌太多?原因就在於他們所服務的中共就是這樣一個靠謊言和欺騙起家、奪權並保權的貨色。中國是世界上信史最長也最完整的國家,因爲中國人要依據歷史來判斷現實,甚至從中達到個人精神的昇華。因此中共不僅隱瞞自己起家至奪權、保權過程中不光彩的歷史,而且對於1949年前的中國歷史全面加以隱瞞、篡改和改述,60多年來從未間斷。它對所有還歷史本來面目的努力,都無情地予以封鎖和滅殺。

中共的這種特性無疑決定着能夠在其體制內如魚得水的正是那些具備同樣特質的官員,也決定着當這些官員在隱瞞真相後不會受到實質的處罰。也就是說,任何期望從中共及其官員那裏獲知真相的國人都將以失望告終。當沒有一箇中共官員值得人民信任時,中共行將就木的日子也就自然到了。

 
分享:
 
人氣:184,82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