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歷史性的突破 看中國人感談(圖)
 
2011年8月11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自2004年《九評共產黨》傳出以來,退出中共黨、團、隊(以下簡稱﹕三退)大潮席捲中國大陸。8月7日,在《大紀元退黨網站》上公開聲明「三退」的人數,超過了整整一億人。「全球退黨服務中心」主席易蓉指出,這是中國歷史性的一天,是解體中共一個新的里程碑,是中國人民精神覺醒的奇蹟。如今,「三退」每天以6萬左右的人數遞增,成爲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最有深遠意義、最有尊嚴的精神覺醒運動。

「民衆在等着退」

「民衆在等着退」,「以前要說很多很長時間才退一個,現在1~2分鐘退一個,每天能退50多人」,「有的民衆退出以後哭着說謝謝!」某縣公安局的一個副政委表示,「我早就想退掉它,這個黨非常邪。」一位退黨義工說。

「如果多的話,一天都可以退一兩百個,有時候太熱或者下雨也能退幾十個。現在很多大陸的人,就算在這裏不退,在其它點也能退的。」香港旺角退黨點阿媚介紹說。香港共有十多個退黨點,每個點每天都能退幾十人甚至上百人,一年退近10萬人。

「共產黨實在太壞了,三退能保平安,我要退出共產黨。真是這樣,中國的法律就是個擺設,只要有權有錢就可以打贏官司。我就有打輸官司的經歷,你沒有權,錢送得不夠,你的官司再有理,也是一個字『輸』。」一位貴州民衆告訴退黨義工。

「一次打到深圳武警大隊,他對中共大罵起來,說共產黨不好,我們都清楚,腐敗現象多如牛毛,部隊裏更是嚴重,當官的連我們的軍餉都貪污掉了,根本不管你死活。」提到退黨,那位武警痛快地同意了,「退!我們一個宿舍20幾個人,有的是黨員,有的是團員,都給我們退了。」加拿大卡爾加里退黨義工說。

最近,7月28日,湖北黃岡市菸草行業被買斷工齡的維權職工,發表聯合聲明公開集體退出共產黨,指出中共正在走向衆叛親離,並號召全國菸草買斷職工公開聲明退出共產黨。

三退大潮 勢不可擋

2004年11月19日,大紀元推出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深刻剖析了中共的假、惡、暴的流氓本質,揭露了中共給中華民族和人類帶來的深重災難,指出中共是目前中國社會一切苦難和罪惡的根源。2004年12月3日起,大紀元開始接受三退聲明,從此引發波瀾壯闊的「三退」大潮,迅猛傳遍中原大地。越來越多的中國民衆加入聲援三退、唾棄中共的行列。

「無論是企業的職員,還是公檢法的領導,無論是老師、醫生,還是軍人、警察,上面罵,下面也罵,私下罵,公開也罵,底層受壓迫者罵,既得利益者也罵。得民心者得天下,現在中共已經到了人人都唾棄的程度,它還能有明天嗎﹖」

卡爾加里退黨服務中心發言人張旭峯介紹,退黨大潮歷經7載,如今很多人已經感受到這股驚天動地的力量,「現在打電話勸三退非常容易,說不了幾句就退。有的是你還沒說兩句,他替你數說中共的惡行,相當主動。」

這場精神覺醒大潮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支持,2004年12月31日,全球60多個團體共同組成「告別中共大聯盟」。2005年1月12日,《大紀元鄭重聲明》呼籲所有參加過中共組織的人趕快退出。2月22日,「全球退黨服務中心」成立,開始在世界各地設立「退黨服務點」。僅2005年一年,海外舉行退黨遊行集會、《九評》研討會等活動近千次,活動遍及全球五大洲、30多個國家、100多個大城市,近4千團體次參與。

《九評》開始通過網絡等各種方式迅速傳播,悄然進入中共機關部委、軍隊、公檢法等各個領域;街頭上出現大量的退黨標語,甚至在人民幣鈔票上也印有「天滅中共」、「退黨保平安」等字句。據「全球退黨服務中心」介紹,不到半年,2005年4月21日,公開聲明「三退」的人數即突破了100萬,2006年4月25日突破了1000萬,2011年8月7日突破了一億人,並且每天以6萬左右的人數遞增。

一億人三退 歷史性突破

8月7日上午10時「全球退黨服務中心」宣佈,退出中共黨、團、隊(以下簡稱﹕三退)的人數突破一億,幾天來,北美、澳洲、歐洲等地華人紛紛舉行集會。在紐約法拉盛,全球退黨服務中心祝賀一億中國民衆在中共暴政肆虐的中原大地上獲得了新生,並呼籲更多的中國民衆退出中共、解體中共、迎接沒有共產黨的新紀元。

「全球退黨服務中心」主席易蓉表示,「退黨大潮」已經遍及全國中基層各個領域,包括軍隊和警察,正在向省部級和中央高層發展。她希望中共領導人認清:中共解體是歷史的必然;呼籲所有的中國人抓緊時機,爲自己的未來作出正確的抉擇。

高官們告別中共

一位退黨服務中心的義工楊女士介紹了一省委副書記的退黨故事。開始這位書記接到楊女士電話時,只是靜靜的聽,聽完後沒有說任何話,就掛了電話。過幾天,楊女士又打電話去,他說:「我可不是一般的黨員,我是書記,還能退嗎?」當聽到:「你要珍惜自己,不要跟着共產黨被滅掉了,你退不退,共產黨都要滅亡,它對自己的黨員都很殘忍,何況對老百姓。」結果他毫不猶疑的退了。

義工陳女士對一位市長談了關於三退大潮和三退的重要意義及真相後,市長擔心:「我退了以後,我的官位會不會受到影響?」陳女士說:「不會的,現在高官退的特別多,仍然在自己崗位上工作,但從思想上與中共邪黨劃清界限,做好官、做好人,退黨保一生平安。那市長考慮了一下,就三退了。

一位中共高級軍官聽完關於三退大潮和三退的重要意義後表示:「你講的很對,我比你了解的還多,我夫妻二個都退。陳女士說,你在歷史關鍵時刻支持正義,真是難能可貴的,你是善良的,是個好乾部,祝你高升。這位高級軍官說:我往那升啊,謝謝你,我已經是xxxx了。」

從積極入黨到憤而退黨

「我19歲就入黨了……在這樣黑暗的組織裏,每交一分錢黨費,都覺得是恥辱……退黨後,感覺一身輕……」8月7日,在加拿大卡爾加里聲援1億中國人退出共產黨、共青團和少先隊的集會上,來自瀋陽的趙先生講述了他從滿懷希望積極入黨到失望至極憤而退黨的心路歷程。

今年7月趙先生抵達加拿大,10天后在卡爾加里中國城的退黨服務中心退出了共產黨,他說,自己周圍的人都在背後罵中共,它已搖搖欲墜,「共產中國不適合老百姓的生存,不適合正統的人生存,不適合遵紀守法的人生存﹔蛀蟲得勢,歪門邪道的人得勢,社會渣滓得勢。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不可能好。就像一個樓房,根基不穩,早晚都得倒,只是苟延殘喘的長短問題。」

原中共高官海外退黨

原中共瀋陽市宣傳部聯絡部部長張凱臣,在2009年12月來到美國紐約,2010年1月1 日公開聲明退出中共。他說,「中共是一個專制獨裁政權,它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只要共產黨存在,人民就沒有任何權利,只能處於被奴役的狀態。」他還說,「當我聲明退黨之時,我感覺到了我的精神上和身體上都得到了徹底的解放,那是一種思想上的昇華和一種重生的感覺。」

張凱臣強調:「中共是中華民族進步和國家發展的巨大障礙,它的一黨專政是萬惡之源。中共不解體,中國人的智慧就永遠得不到發揮。中共禍國殃民,罪行累累,我們應該唾棄它。」

從「真槍真刀與共黨幹」到退黨

海外退黨義工老金表示,他的兩個朋友,一位原是北京警備區司令部一名警衛員,後調到老金的工廠,經常談到廠領導的腐敗,一位在美國大使館外執勤,不知揩來使館排隊辦理簽證的人員油水,而被嘲笑爲「傻大個」,當看過《九評》後,非常爽快地退黨,由於高興,還振臂高呼:打到共產黨!打到共產黨!

還有一位電工說:「我父親在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我們一家受盡屈辱和欺凌,要說對共產黨,那真是刻骨仇恨!你們要是真槍真刀的與共產黨幹,我絕不含糊,第一個參加。」他不相信退黨:「你們這種民間草根式的退黨運動,就能推翻共產黨?」

看了《九評》後,他有所觸動:「雖然我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你們這樣做的意義,但我真的很佩服你們。」這次痛快的答應,並代他妻子也退了。

大陸詩人:退空它就完了

貴州自由學者、詩人莫建剛表示,把這個黨全部退光以後,那中共就完蛋了:「把這個黨全部退光以後,中國就有希望。我覺得退黨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壯舉,是全中國所有民衆的希望,必須退黨,把這黨退空,退的空空如也,那麼這個黨就完蛋了。」

他表示,退黨是很多人民的心聲,把黨退了以後,他們能得到拯救,你可以得到一個很新的出路,所有社會倫理道德重新走向一個光明。在中共高壓下,現在民衆有一個恐懼心理,很多民衆不敢說這個黨是邪惡的,怕遭到打擊報復,這種恐懼與退黨大潮沒有關係。你可以匿名退黨,所以他們一旦勇敢的站出來後,走出恐懼的心理後,他就退黨了。

自由作家:告別血腥的共產黨

貴州自由作家陳西先生說:「共產黨統治中國的這62年,血腥的紅色暴政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道德人倫犯下滔天的罪行,民衆退出共產黨就是退出邪惡、退出野蠻,實際就是退出那些以世界普世價值爲敵的反人類的準則。從中共執政起,就開始挑動人類之間的大屠殺、階級之間的大屠殺,這對人類來說是非常邪惡的。」

陳西呼籲:「我希望更多的民衆三退,退出實際就是對那些血腥文化的否認,我們一定要告別血腥的共產黨,希望更多的人退出血腥的共產黨。」

民主黨創始人:退黨對中共釜底抽薪

中國民主黨創始人之一秦永敏先生表示,三退運動意味着對中共是釜底抽薪。在中國大陸,他本人所知道的公開退出中共的人士就有不少。

秦永敏介紹,他從十幾歲起就被打成「反革命」。「至於說共產黨做了多少壞事,衆所周知。至今中共還在做着很惡劣的事情,拿它的法律開涮。包括全國各地的暴力強拆、徵地諸如此類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人人都知道。沒有約束的權力就會爲所欲爲。」

他表示,中國的將來要由人民來選擇,在自由的環境下,中國人民不受權力和金錢控制的條件下,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這一天會到來的!

(大紀元記者程靜綜合報道)




「中國共產黨」!──中國貴州境內驚現天成「亡共石」

貴州省平塘縣掌布鄉「藏字石」風景區門票圖案

 
分享:
 
人氣:21,29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