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中共能擋住北非茉莉花革命嗎?
 
李天笑
【人民報消息】北非革命一波接一波洶湧而至,中共再也無法置身度外了。

阿拉伯國家曾被認爲是最不易發生民主革命的地方。當埃及的廣場抗議拉開序幕時,中共還在對這場衝擊波的巨大連鎖效應將信將疑。中共的評論家還在預言「埃及將會艱難的挺過這場考驗」。只到穆巴拉克出逃後、卡扎菲成爲衆叛親離的孤家寡人、衝擊波甚至震動朝鮮時,中共大驚失色。當利比亞駐聯合國大使倒戈支持安理會制裁卡扎菲時,中共身感衆怒難犯,大勢已去,被迫同意制裁。

這並不奇怪。中共與這些北非獨裁者相比,本質更加惡劣,其惡行足以使其得到更慘的下場。中共揹負的血債令卡扎菲望塵莫及。中共的整體貪腐比這些北非國家更廣泛和深入。中共統治下每年幾十萬起抗議事件實際上已經展示出大大小小的「埃及革命」正在頻繁發生,只是沒有連成全國性的規模。

中共一廂情願地用「高速」經濟增長來彌補其執政的非法性。但突尼斯和利比亞的例子恰好說明,經濟發展並不能代替人權和取得政治權力的程序合法性,而人民的起義正是由於缺乏後者。北非革命秉承天意記記擊中中共要害。難怪中共兔死狐悲,膽戰心驚。

爲抵擋北非衝擊波,中共採取大動作應對措施,加強黨對整體局勢的控制。其一,棄車保帥。拋出民憤較大的貪官污吏,如鐵道部長劉志軍,來轉移視線,漂白中共形象。當然這裏也有黨內爭權的因素。階段性地祭出替罪羊是中共延緩統治的常態手段。

其二,強化控制互聯網。中共從突尼斯和埃及革命中得出結論,社會網絡和互聯網是民衆串聯的重要渠道。中央在1月23日政治局會議和2月19日省部級一把手研討班上多次強調「中共要絕對控制中國的互聯網」。周永康也在研討班上強調「黨委要統一領導互聯網的管理」。近期各省市出現的大面 積封網、斷網、遮屏等事件實際上是帶有預演性質的防範操練。

除互聯網外,中共將通過中國移動對所有手機用戶進行監控。北京將先試點建立「市民出行動態信息平臺」,對1700萬手機用戶流動分佈實行跟蹤。

其三,切斷外國媒體的報導。外媒在突尼斯和埃及革命中及時揭示真相,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這引起了中共恐懼。中共警方最近對在北京王府井地區採訪「茉莉花集會」的外國記者進行了野蠻幹擾,有16家外媒受到騷擾,9家媒體記者被拘,美國彭博通訊社的一名記者受到毆打,另有兩人受傷,記者拍攝的照片、錄像和錄音資料被刪除。這實際上是發出一個鎮壓信息,即一旦國內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中共會像64那樣全面禁止外媒進行報導。

其四,施計預先化解「中國茉莉花革命」。爲防範山雨欲來的「中國茉莉花革命」,中共佈置 了引水放水、預防在先的具體方案。比如,通過不明人士在海外親共網站和親共媒體把民衆引導到到中國城市中不太敏感的、容易控制的地方聚集,從而阻止民衆在 天安門廣場等中心地點集中。又如,一方面,大量誘捕有可能參加抗議的人士;另一方面,派出大量便衣、特警和公安,通過高調曝光警力,嚇阻參與人士,製造 出中共仍能牢控大陸局勢的假象,使將來真正的抗議集會在無形中流產,同時把組織責任嫁禍給六四民運領袖王丹和法輪功。再比如,把抗議的口號從反抗中共專制、解體中共的大目標,轉移爲零散、瑣碎的改良內容,使「中國茉莉花革命」庸俗化,達到不危及中共統治、轉入中共主導的改革和改良的目的。

其五,加強控制軍隊。中共看到軍隊的中立乃至起義對北非革命起到的關鍵作用,爲此要把任何軍隊違命的苗頭扼殺在萌芽狀態。中共除了反覆強 調「黨指揮槍」和加強對軍人洗腦外,對軍隊官兵實行收買政策,全面加薪,幅度高達40%。軍人薪水會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追加5%到40%,級別越低加薪幅度越大。士官一律加薪40%,軍官則平均加薪1000元。

中共給軍隊加薪說明中共對一般民衆和軍隊均不放心。中共去年軍費預算爲5,190億元,比社會保障預算3,582億元和醫療預算1,389億之和還要多。今年軍費預算和維穩預算還會大幅增長。

中共阻堵北非茉莉花革命能奏效嗎?根本不可能。中共採取的辦法都是有形的。雖然殺替罪羊、網絡封鎖、高壓誘捕、切斷外媒和收買軍隊等可能會增加「中國茉莉花革命」的困難,但這些不能阻擋解體中共的歷史潮流。

導致中共解體的根本因素在於民衆的覺醒,在於民衆認識了中共的邪惡本質後對中共的拋棄,而不在於某一種技術手段。04年11月,大紀元發表了《九評共產黨》,由此掀起了浩浩蕩蕩的「三退」大潮(退黨、退團、退隊),「三退」人已有九千多萬,解體中共已逐漸成爲中國人民的共識。

臉書等社會網絡和互聯網能迅速地以幾何指數傳遞消息和動員民衆,但它畢竟只是一個聯繫介媒。中共能夠在技術上關閉互聯網,但它切不斷人們心中解體中共的共識。這種共識本身就是行爲的指導。有了這種共識,人們在大事件中會自動辨別是非,知道怎麼去做。

認清中共邪惡的軍隊官兵槍口自然不會對着民衆,反而他們將是人民的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大量退了黨團的中國軍人和警察,會比突尼斯、埃及的軍隊更具正義感,比利比亞的軍隊更具抗命精神。這一點已經在蘇聯和東歐的劇變中顯示出來了和得到了證明。

很顯然,中共是在學北非各國的樣對軍隊實行收買政策。爲免社會動盪,敘利亞撥款 2.5億美元幫助低收入家庭;約旦將投5億美元提高居民生活;科威特將花費40億美元降低物價;摩洛哥承諾將進行深層改革;伊拉克提議通過立法降低高級官員工資等。如果說,卡扎菲能用美元收買僱傭兵爲其賣命,中共在關鍵時刻是無法用錢指揮調動已經在精神和組織上與其決裂的中國軍人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退黨才是中國人自救和救國、同時也是消彌中共於無形之中的根本之道。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他們已經具有了改變中國現狀的實力 2011/3/6 (28,367次)
悉尼晨鋒報:中東鬧革命 中共如坐鍼氈 2011/3/3 (20,440次)
震撼!環球時報版的歌曲《忐忑》 2011/3/3 (17,542次)
卡扎菲上演「六四」鬧劇給誰看 (圖) 2011/2/27 (19,189次)
卡扎菲和中共的身子骨兒一樣 2011/2/26 (54,030次)
北非鉅變 兩德國人重新看中國(圖) 2011/2/26 (19,295次)
利比亞狂人卡扎菲的最後「貢獻」(圖) 2011/2/25 (21,391次)
中東鉅變 中共封殺 「殃及」胡錦濤 2011/2/25 (27,339次)
讓本-阿里、穆巴拉克和卡扎菲鬱悶之事(圖) 2011/2/24 (20,824次)
先哭的是黨!周永康搞"茉莉花革命"(多圖) 2011/3/6 (86,315次)
小妖求老妖!卡扎菲呼籲中共"站出來"制裁美國 2011/3/5 (46,938次)
這個新聞火爆的原因(圖/視頻) 2011/3/5 (150,795次)
黑色幽默:接頭暗號(圖) 2011/3/4 (92,790次)
半笑話:胡錦濤也不能例外(圖) 2011/3/4 (108,997次)
中華民國上空爲何出現兩個太陽(圖) 2011/3/3 (52,967次)
周恩來爲何連續三次平掉自家祖墳(多圖) 2011/3/3 (77,124次)
又一隻黨即將扔棄的臭襪子(多圖) 2011/3/2 (63,365次)
天比人急!剛到春天 中共已被秋風掃落葉(多圖) 2011/3/2 (46,945次)

一個軍事經濟學院發傻的新聞來自新華網(圖) 2011/3/1 (44,749次)
這輪迴轉世奇聞驚動康熙 2011/3/1 (60,757次)
世界最大!國家博物館放好多"雞的屁"(多圖) 2011/2/28 (48,177次)
圖片嚇人!沙塵暴爲啥奇襲濟南(多圖) 2011/2/28 (125,587次)
賣國!馬英九修法 擁抱中共(圖) 2011/2/27 (37,136次)
求職小夥夜睡樹上 睡出好運(圖) 2011/2/27 (63,066次)
大凶兆!跳水賽拿冠軍 兩次都播別國國歌(圖) 2011/2/26 (35,694次)
半笑話:七旬老漢修復處女膜…感恩(圖) 2011/2/26 (105,398次)
卡扎菲和中共的身子骨兒一樣 2011/2/26 (54,030次)
瞧清楚了,德國火車司機在幹啥(圖) 2011/2/25 (93,722次)
新華網沒譁變吧?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圖) 2011/2/25 (53,496次)
黑色幽默:中國式騷亂:奶牛到底吃什麼(圖) 2011/2/24 (98,197次)
可怕的不是這張圖片,而是沒圖片的那些新聞(圖) 2011/2/24 (36,902次)
江要與胡錦濤同歸於盡(圖) 2011/2/24 (87,204次)
黑色幽默:香港政府不給北京製造壓力(圖) 2011/2/23 (91,835次)
聽起來芝加哥新市長很不錯(圖) 2011/2/23 (31,154次)
石榴花開 歷史的車輪行走在利比亞(多圖) 2011/2/23 (38,412次)
乾的好!戈爾巴喬夫揪下了俄國假民主面紗(圖) 2011/2/22 (36,219次)
白宮前國家聖誕樹倒下的原因(多圖) 2011/2/21 (122,136次)
中共又燒包兒?NO,煞不住閘了(多圖) 2011/2/20 (47,372次)
斯大林神祕地下行宮留下的啓示(多圖) 2011/2/19 (52,236次)
中共安排的紅色僑領 巴黎身首分家(多圖) 2011/2/18 (50,870次)
加個引號!呵,中共不甘心出這題目(多圖) 2011/2/18 (34,202次)
9,600萬美元 舉報獎金的傳奇 2011/2/17 (33,944次)
推倒這堵牆!呼喚里根總統(多圖) 2011/2/17 (69,213次)
已證實就是他 新華網刪掉新聞只留題目(多圖) 2011/2/16 (52,48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