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共在經濟政策上的冒進,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開始了一場席捲全國的「大饑荒」。對於許多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至今想來仍心有餘悸。根據研究者統計,保守估計至少有3500萬人餓死。如在湖北荊州地區,1960年死亡人數達115,844人,遠高於往年5、6萬人的平均死亡人數。然而,就在荊州地區,卻有一個叫洪湖的縣卻沒有一個人被餓死,而且人口增長率還達到了15.52%。洪湖的老百姓說,這多虧了李金玉。
李金玉是1955年調到洪湖縣當縣委書記的,他給人的印象是十分平易近人。當地的老人回憶說他「身高大約一米七,面色白淨,待人說話老笑眯眯的,沒有一點架子」。據說他因爲上過私塾和新式中學,所以文采口才都相當好。
在李金玉調來洪湖縣的前一年,荊州地區剛剛遭遇特大洪水,因爲要保衛下游的武漢,洪湖縣被定爲泄洪區,結果全境被淹。面對這樣一個滿目瘡痍之地,李金玉拒絕了毛所提倡的搞合作社的建議,而是鼓勵百姓加強生產和搞副業。農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後,洪湖的農業生產也逐步得到了恢復。「一五」計劃期間(1953—1957),全縣工業總產值平均年增17.7%,農業總產值平均年增 11.3%。據說當時老百姓的生活相當好,野鴨、魚、蝦,藕、蓮蓬、菱角,到處都有賣的。
周圍的縣市因爲害怕不敢這麼搞,但都很羨慕洪湖人,說洪湖人生活好。洪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了,甚至連湖南人也跑過來賣東西。
1958年,全區開始農業生產「大躍進」,許多人都沉浸在「大躍進」和「浮誇風」中。洪湖縣也出現了糧食產量、漁業產量、棉產量持續下降,物價卻一路上揚的現象。1959年6月開始,因爲飢餓患浮腫的病人數也大幅攀升。此時,李金玉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頂住壓力,儘量將糧食留給老百姓。頂住壓力的李金玉熬過了最難的三年。這三年洪湖沒有餓死一個人,人口增長率在其他地區趨於零的情況下,反而出現高增長。
然而,大災荒剛剛過去,李金玉就因爲自己的執拗付出了代價。1964年10月,中共荊州地委在江陵召開社會主義教育萬名幹部大集訓,對李金玉進行了大批判。不僅僅是在三年困難事情的「抗命」,在1958年之前推行搞活經濟的一些措施也成爲李金玉「復辟資本主義」的罪證。李金玉等人被開除黨籍、撤職等。
1966年,更大的風暴在等着李金玉。有人揭發他洪湖搞獨立王國,搞反黨集團。李金玉被關進了牛棚,後來被送到鄉下勞動。在農村,他受到了質樸的百姓的禮遇,因爲人們知道這就是救了他們命的好官兒。「文革」期間,紅衛兵要來鬥他,老百姓就護着他,讓他在大隊裏放牛。老百姓們說:「大人小孩都喜歡他,所以我們要保護他。」
1978年,56歲的李金玉被恢復了職務。1984年離休,默默無聞地度過了後半生。2002年去世。在他的追悼會上,中共官方根本沒有提及他當年的「善舉」,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許多受過其恩惠的老百姓、同事都哭得泣不成聲。老百姓心裏有桿秤,這桿秤可以稱得出好和壞。
不過,很顯然,在中共統治下,違背了黨的政策但真心爲老百姓着想的好官的下場都有些悲涼,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也許,像李金玉這樣真心爲百姓、敢於抗命的官員至死都沒有想明白:號稱「爲人民服務的黨」咋就不爲人民服務呢?那是因爲在中共看來,維護中共的統治地位是居於首要地位的,至於百姓的死活則是次要的,偶爾的「大發善心」也不過是爲了維持穩定。許多現今的官員正是因爲參透了這一點,所以才能官運亨通。只是,由這些深諳官場之道的官員構成的中共統治系統,又贏得了多少民心呢?失去了民心的中共還能折騰幾天呢?不要忘了:老百姓心裏有桿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