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共辦奧運 百姓的厄運(圖)
 
2007年9月4日發表
 

葉國強親自書寫的中國奧運北京寫真。

【人民報消息】「你們就爲奧運奉獻點兒吧!」這是北京警察在執行奧運用地徵遷、驅趕百姓時常說的一句話。2003年隨着薩斯鬧京城,連連災禍向北京百姓襲來。聲奧成功情未了,中共奧運徵地實施。劃歸「奧運藍圖」內的北京百姓頓時臉綠。才整明白原來奧運要以犧牲自己家園爲代價。悔不該當初給政府「數票子」,霉運反倒落到自己頭上了。北京葉氏家庭的遭遇便是衆多因政府強徵土地而遭到迫害的典型代表。

中共辦奧運 百姓的厄運

大紀元記者馮長樂9月4日採訪報導,北京葉氏-葉國柱、葉國強及其父母三個家庭,幾年前共居於北京市宣武區天橋光明裏九樓七號一座130餘平方米的套房中。他們的父母雙雙退休在家看孫子,和睦美滿,盡享天倫樂趣。葉國柱和弟弟葉國強每日忙碌於私營餐飲業,吃苦耐勞,經營有方,收入頗豐,成爲家裏的頂樑柱。

但是自從中國爭得奧運會舉辦權後,厄運突來,殃及葉氏三個家庭老少三代人。不光是家園被毀,葉家兩兄弟爲維權,先後被政府判刑入監獄。

奪走我們的家園 一夜赤貧

葉國強說:北京申奧成功後,政府開始籌劃奧運用地問題。2002年,他們兄弟經營的飯店便莫名遭宣武區政府宣判爲「違法建設」隨即強拆,政府只賠付十萬元了事。

他說:轉年2003年,非典肆虐嚴重失控,葉家尚在惶恐之時,宣武區政府卻以「爲奧運打通南中軸路需要」爲名,口頭承諾他家的三處住房分別辦理拆遷,並付給了一處補償款11.5萬元。沒承想,隨即政府背信棄義,一併強拆了葉氏三家老少所有公有、私有住房和葉國強夫婦二人的經營場所,三家的私有財產、家珍、極品全部浩劫一空。在政府行逼迫下,葉家三代人瞬由清代皇家貴族後代淪爲赤貧,露宿乞討,浪跡街頭,在親友幫助下過着流離顛沛的非人生活。

讓我們賣血爲生

失去家園和立命之本-經營的飯店後,家庭陷入困頓中。爲上訪、寫信、買信封這樣的小錢都沒有,不要說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了。無奈葉國柱和弟弟葉國強便揹着家人孩子,靠出賣自己鮮血而換鈔票。漫長的上訪申訴,花了不少經歷時間和金錢,縱使如此,他們所付出的一切都像打水瓢一樣,無望無果。

逼我自殺 座監牢

葉國強說:沒有住房,沒有收入,淒涼無助,看到病痛中的妻子、看到因無錢繼續讀書而輟學貧寒中的孩子,他悲痛萬分,感到無顏還活在這個世界。他決心跳河一死百了,以死抗爭,希望有朝一日,中國的人權保障能落實於民。2004年,葉國強來到在天安門金水橋上,突然縱身躍下……

他說:獲救後,法院天平傾,邪惡枉法奉旨判罪入獄兩年,獄中繼續因不認罪而遭獄卒酷刑惡治,打掉門牙。


飢寒中的葉國強和盲妻恩愛有嘉,誓死不棄不離。

葉國柱身陷囹圄遭受酷刑

他披露:其兄葉國柱堅持上訪揭露黑暗腐敗,依法維權。在萬般無奈冤情無處申訴的情況下,毅然向公安部門申請九一八遊行。此舉惹惱腐敗權貴,當局再次淫威大發,指令法院枉法、捏造、歪曲事實真相,判他四年徒刑。

葉國強指出:我兄弟二人罪名相同「尋釁滋事」,敢問黨政、法官,除在中國之外,還有別國民衆爲爭取最基本生存權力,依國家憲法賦予權利,申請遊行就被定罪成囚的嗎?我兄在獄內比我更慘,獄中的種種不爲人知的非人酷刑均親身體驗。入獄至今,本應享受寬管的他,因不認罪,要求依法申訴,至今還被關押在嚴管隊。

葉國強表示:中國成爲08年奧運舉辦國,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是:耕者無田,勞者無作,居者無家,露宿街頭,傾家蕩產。「人權保障、民主自由」對人民來講是水中望月。百姓萬般無奈在暴政暴虐邪惡至極壓榨下,生不如死。葉家三代的遭遇定令世界人民驚愕,震怒,那是善良和平民主世界的人民想像不到的罪惡行經。政府應該早日結束因奧運強拆造成的無家可歸,失地失業,露宿乞討,還民衆最基本的生存權。得民心者得天下。

人道何在?耄耋之人盼兒歸

葉國強於05年9月底刑滿出獄,同年12月在多方幫助努力下,他一家三口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去年5月結束街頭巷尾露宿生活,住進廉租房(北京市宣武區大柵欄百順衚衕39號)。他現年八旬開外的老父母借住他外甥家,爲孝敬老人,外甥只好攜妻帶子他鄉另租房屋。

目前葉家父親老年癡呆、大小便失禁;母親癌症晚期臥於病榻 ,癌症令她痛苦萬分,痛不欲生,因萬分思念仍在獄中煎熬的長子葉國柱,大有不見兒子絕不歸西的意志。葉家多次告知天津監獄葉國柱父母情況,希望監獄從人道出發,考慮讓葉國柱回家爲父母盡孝。但是至今監獄不理不睬。

葉國強最後呼籲:誠盼全球人權組織幫助,讓葉國柱回京與其母會面,以慰藉其老母心願。


***************************************************************

新唐人電視臺首推「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

參賽就將有大福氣降臨!

 
分享:
 
人氣:25,35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