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串起中国古典舞的珍珠彩链(图)
 
2007年3月22日发表
 

台湾艺术大学舞蹈系林秀贞
老师。
【人民报消息】中国五千年文化丰富,传统典籍如诗经、乐府,在舞蹈家的眼中,不仅可歌、可吟,亦可舞。目前任教于台湾艺术大学舞蹈系,教授中国舞蹈的林秀贞老师,谈起什么是中国古典舞以及中国舞的创作,显得热情洋溢。

大纪元记者吴涔溪3月22日台北报导,林秀贞老师说:“除非时光逆转,否则没有人看过真正的中国古典舞,只能从雕塑、壁画的人物造形,和诗词歌赋中汲取灵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典舞是真正的创作。”

平时除了教学,就沉浸在传统文物和典籍的研究中,对她而言,上千年的历史文物就像是一颗颗的珍珠,纪录了不同时代的舞蹈型态,透过当代诗词歌赋的穿针引线,串成中国古典舞亮丽的珍珠项链,“我很喜欢这项工作,因为它带给我无限的可能性。”以下是林秀贞老师的访谈摘要。

圆、拧、倾、曲

中国舞就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来看,可分为古典舞与民间舞,古典舞在内容上选用的创作素材皆为古典题材、典故、古代历史的传说等,民间舞则是在历朝时间的某一点上,各民族在区域空间中文化的传承。

在汉、唐的盛世中,胡汉的融合可见于汉代的百戏,唐人继承历代及外来民族的多种乐舞文化,经由“涵化”、“同化”和创新,表现出泱泱大国气派的宽宏,缔造了燕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高昌乐等宏伟的十部伎。


北魏彩绘女舞俑,河南洛阳出土。
(台史博馆)
【中国幅员广大,每个地区的舞蹈与地理气候、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意识息息相关,虽然内容纷陈,但“形、神、劲、律”,“圆、拧、倾、曲”,刚柔并济、虚实相生,形成了中国舞的独特之处。
以“圆、拧、倾、曲”来说,中国人喜欢圆满,不管是立的圆、平的、八字的圆,都围绕在舞蹈当中;拧,包含身体上的拧动;倾,身体上的倾斜;曲,从过去出土的文物中来看,中国人相当喜欢身体曲线,例如三道弯、翘袖折腰,都与西方芭蕾舞蹈直立的特点不同。

在韵律的表现上,中国舞蹈有“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的法则,缔造中国舞蹈不同的韵律与美感。

言之不足 手舞足蹈

中国舞的起源,可以从《诗经序篇》中窥得大要,“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肢体受到喜、怒、哀、乐情绪的刺激和感染而产生舞蹈,可说是中国舞蹈的起源。

此外,原始初民对自然界不可预期的灾祸变化,透过巫、觋以通鬼神。为彰显祭仪的神秘性与庄严性,事神作法时口中念念有词,以乐音降神,以手足之姿娱神,肢体的律动,孕育中国华夏丰富的乐舞,巫、觋也可视为最早的专业舞蹈家。

除了祭天、抒情的需要,求偶延繁氏族也被认为是舞蹈的起源。

舞蹈与戏曲的发展

近代中国虽然没有像西方芭蕾舞剧的组织和规模,但是在典籍的记载上,唐代如《霓裳羽衣舞》、宫廷《燕乐》的蓬勃发展,可比拟西方的芭蕾舞剧,若将时光倒转到唐代,我们也能看到这么有规模、国家级、由帝王支持的皇家管弦乐团伴奏的舞蹈演出。

中国舞蹈历经朝代更迭,到了元代,知识份子转而用戏剧来抒发情感,为了表现人物发展出更精致的元杂剧和地方戏曲,本来舞蹈是主角,反成戏剧的附庸。

戏剧有特殊的人物刻划方式,例如生、旦、净、末、丑的行当,已经刻画了人物的表演特征,在京剧中,曹操的扮相是个大白脸,这些脸谱反映出这个人的品德与个性。

在戏曲中可能看不到单独的舞蹈,但是有许多身段和动作,形成所谓的“有声皆歌,无动不舞。”的艺术形式。现在,要整理中国古典舞,也要从戏剧当中去撷取。

串起中国古典舞的粒粒珍珠

中国舞蹈历史悠久、文化丰美,包容性大,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创作,即使在历朝的更迭下,文化的发展仍持续而没间歇过,在出土的遗迹文物、文学的诗歌词赋中、戏曲中,我们仍可以看到中国舞蹈鲜明的继承性与发展性。

诗经、乐府中有许多是描写动作的,但动出来的形是什么?借由雕塑、绘画等文物中的形象,提供舞蹈创作家在“形”上的认识,例如在汉画像砖、壁画及古代造型艺术的中存在着许多“翘袖折腰”的舞姿形象。

如白居易《霓裳羽衣歌》“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就提供了舞蹈丰富的姿态神韵。

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文物典籍,提供中国舞蹈非常丰富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把这一颗颗的珍珠串起来就是古典舞丰富的创作泉源。

*************************

新唐人全球华人新年晚会精彩简介及全球32城市售票

哇!新唐人举办全球中国舞舞蹈大赛


千载难逢的机会别错过!

 
分享:
 
人气:12,622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