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陳用林單刀赴會 正氣掃陰霾 (圖)
 
作者:範英著
 
2005年8月7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7月30日,墨爾本維州華聯會就陳用林事件召集座談會,打算用一言堂方式爲華人洗腦。不料飛將軍從天降,本來住在悉尼的陳用林現身會場。主持人慌了手腳,又是以「不討論政治」爲理由頻頻打斷對陳用林行動持肯定態度的人士發言,又是限時發言1分鐘,又是禁止給不諳華語的記者作翻譯,但結果是本想用中共政治大棒打人的人落得個被動挨打的局面,匆匆收場,全程不到1小時。

此前半個月,墨爾本《華夏週報》便以中共意旨造勢。先以「陳用林事件震動華人社區」爲題刊登了「上海總商會將牽頭召開研討會本報協辦」的頭版頭條;再刊登《華人,被妖魔化的屈辱》,並預告維州華聯會將於7月30召集「大型座談,盼華人同胞積極出席,各抒己見,以正視聽」的消息。7月29日,《華夏週報》頭版頭條以《我們反對》爲題,報道「由上海總商會主辦的陳用林現象座談會達成一致——反擊傷害!」該週報呼籲「每人一封信,投給總理,移民部長和主流媒體」,以「反對聲音」向澳洲政府及主流媒體施壓,意在吊銷陳用林到手的保護簽證。用心之毒,躍然紙上。

這哪裏是什麼座談會,整個是一個文革批判會的再版!親共嘍羅們想洗華人之腦,把海外華人的思想統一到中共的魔鬼葫蘆裏去,以達成「同黨中央保持一致」的邪惡目標。面對這個殺氣騰騰、妖氣滾滾的會,放在我身上,可能有三種想法:一、好人不理臭狗屎,不去找氣生;二、此會乃軟刀子殺人的鴻門宴,國內挨批斗的經驗嘗夠了,避開才是上策;三、你們竟在西方國家販賣中共謊言欺人那一套,就讓我臨場怒斥,搞你個天翻地覆!

但陳用林不是這樣做的。

他不是迴避矛盾,也不搞匹夫之勇。他是帶着無懼的鎮定來的,他是帶着智者的理性來的。他不怒而威,未戰而屈敵之囂張氣焰。主持人方寸大亂,醜態百出,但也在無序中露出中共的真餡兒和真味兒。

我從現場錄音中聽到一個男子說:「陳用林的出逃嚴重傷害了中華民族階級感情。」沒有情緒化的用字,沒有磕磕巴巴的間斷,顯然是事先商討過、批准過、演練過,要在會上「立片言以居要」,爲會議定調,或者說要作全部發言的中流砥柱的。豈不知「中華民族階級感情」的用語,是中共文革常喊的「民族仇、階級恨」的胡亂拼湊,難登大雅之堂;就連「階級感情」一詞,也因「階級鬥爭爲綱」、「殘酷鬥爭」的臭不可聞,以及當前特權階層大搞權錢交易、把企業家捧上天,中共自己也避諱再談「階級」二字了。此公弄巧成拙,表現了無知,表現了思維的混亂。儘管如此,陳用林還是給以反駁,以正視聽:中共根本不代表中華民族;他對中共迫害人民真相的揭露,只能引起澳洲主流社會對華人的關注、同情、支持。

會議主持人一再強調「這次會議不談政治。」這分明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了。陳用林離開領事館,過上真正人的生活,這是對黑暗獨裁政治的否定和重創,是對在中國實現民主政治的實際貢獻,一切關心中國政治前途的人是歡呼這一事件的。中共及其吧兒們之所以力圖把此事扯離政治,無非是以卑劣的政治手腕,把陳用林揭露出來的千名間諜隱藏澳洲以及中共在國內殘酷迫害法輪功和異議人士的真相,從大衆頭腦裏驅離。他們的作爲,點點滴滴都是政治,卻口稱「這次會議不談政治」,豈非欺騙中外人士忒甚!

會議既然「盼華人同胞積極出席」,那麼陳用林的到來,對於不管同意或反對他的行動的與會者來說,都是一個了解細節、掃除陰霾、探求真理、作出獨立判斷的好機會,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事情,是應該大受歡迎的。但他到來後,主持人「章法」大亂,會場詭異頓生,足證明他們的會議只有愚弄海外華人之心,絕無裨益僑胞之意。海外華人求生不易,能夠「搖盪着漁船,搖盪着漁船,做着自己的營生」,就不錯了;而有人卻千方百計搞共產滲透:「快登上我的獨裁船,快登上我的愚民船,爲我搖槳,助我『崛起' 吧!」

今年的春季和夏季,外交官陳用林在世界人權的大舞臺上,譜寫了光彩照人的向光明三部曲。一部曲:走出牢獄般的領事館,步入自由世界;二部曲:面對傅瑩的勸誘、威脅以及澳洲親共勢力的刁難,他經受了「堅持最後五分鐘」的苦痛經歷,終在世界人民的聲援下,獲得政治庇護;三部曲:接美國議員邀請,到美國國會作證,爲消滅暴政,將法輪功受迫害的真相報告給全世界。他的感人心聲是:「我現在願意說什麼就說什麼,我真正是個人了!」人豈能怕魔!他在墨爾本「討陳會」上現身,挫敗精神控制的邪惡企圖,就氣概講,不遜於《三國演義》中的關雲長單刀赴會。但就意義看,又非關羽可比。會上還有郝鳳軍等正義之士,有理有據地肯定了陳用林的行動,使吊銷陳用林保護簽證的中共圖謀,根本無法得逞。

《三國演義》贊關雲長單刀赴會詩云:「藐視吳臣若小兒,單刀赴會敢平欺;當年一段英雄氣,尤勝相如在澠池。」我們不妨改動一下,來寫陳用林的墨爾本之行: 「浩然正氣若雲霓,單刀赴會敢平欺;今日一段英雄氣,民權史上人稱奇!」

 
分享:
 
人氣:19,59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