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中共两年内垮台 中国不会乱 (图)
 
2005年6月7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6月7日报道 / “中共两年内垮台,中国不会乱”,这是89学运领袖之一封从德博士和民主中国阵线主席费良勇6月5日在德国的一场“纪念六四暨中国政情研讨会”中做出的论断。时任德国一家保险公司高级主管的费良勇原本是原子反应堆工程师,由于工作业绩优秀,80年代公派赴德国,撰写了大量论文。六四屠城时,费良勇正在德国,出于正义,挺身而出,谴责中共暴政。16年来,费良勇致力于中国民主事业。

据大纪元记者安然德国报导,本次“纪念六四暨中国政情研讨会”由民阵民联德国分部,全德学联,大纪元时报和欧华导报于6月5日在纽伦堡共同举办。会议地点选在这座二战后公审纳粹的历史名城纽伦堡,颇具历史意义。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还有89学运领袖之一封从德博士,欧华导报主编钱越君博士,欧洲大纪元时报总编周蕾,全德学联主席、欧华导报编辑彭小明,经济学及跨文化研究学者张元,他们分别就六四的历史意义、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中共洗脑诛心术、退党大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中共垮台后中国怎么办等问题发表了演讲。与会者认为退党大潮必定将迅速改变中国,红墙的倒塌、中共政权的终结将是历史的必然。

封从德:“不出两年,中共一定会垮台!”




封从德博士展示在六四屠杀中为救女同学而被坦克碾断双腿的学生方政的照片

封从德博士在题为“六四历史的历史意义和对未来的”的演讲中谈到,“国际上,六四结束了共产主义阵营,引发了共产主义结束的开端。对中国而言,六四使民主人权的理念深入人心。”封从德博士以历史文献上记载的华人团体在异国建立小共和国自治的现象为据指出,“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中国民间高度自治;没有了共产党,中国民间一定不会乱。”他用汉唐时政府官员与平民的人数比例是一比几千,而现在中共官员对百姓的人数比例是二十六比一这个强烈的对比指出,中共是用强大的军政力量来实现控制人民的政策。

追忆当年,封从德提到,在他逃亡的十个月中是气功团体的民众冒着被枪毙的危险救了他。“这些人非常平和、非常善良。有人甚至把为结婚攒的钱拿出来帮助我们”。“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和平理性非暴力,我看到了非暴力的力量。而退党就是非常好的非暴力方式。”封从德认为,“当年东德人大量逃离东德逃垮了东德共产党,现在中国人退党将会退垮中共。退党的社会效应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在这里不能仅仅用数字来估算退党的社会效应。当年孙中山领导的数次武装起义,人数最多的才600多人,著名的黄花岗起义才100多人,但起义引发的社会效应使得各省纷纷相应,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了满清的统治。现在中国是以平均每天3万人的速度退党,而且速度还在递增,加上退党引发的巨大社会效应,我相信,不出两年,中共一定会垮台! ”

费良勇:“中共跨台后,中国不会乱”

民主中国阵线主席费良勇在他的演讲中指出“中共跨台后,中国不会乱。” 他说,“军队的文化民主素养正在提高,一旦脱离中共,会成为中间力量,只负责保卫国家,不介入任何政治纷争,中国就不会乱。”费良勇根据东欧特别是波兰变革时期,天主教起了很大作用的事例分析说, “法轮功坚持真善忍的信仰,是一个十分清新的修炼团体,朝气蓬勃,将会成为稳定社会的中坚力量。”此外,他认为“没有共产党,中国可以搞出经济奇迹,这有台湾作样板” 。他另外谈到,民主潮流是世界的大气候,中国如走上民主将受到民主国家的支持。

周蕾:“退党潮导致红墙崩塌”

六四前夕,奥地利主流媒体纷纷报导了每天有三万华人在网上宣布退党的消息。欧洲大纪元时报总编周蕾告诉听众,现在西方主流社会已经开始关注九评引发的退党大潮。周蕾分析说,“89学运期间, 学生和民众对中共内部改革抱有很大的希望。过去的16年来,中国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绝大部分中国人已经对中共彻底失望,不认为党内有可能出现一个中国式的戈尔巴乔夫。”她认为中国最富有意义的一个变化在于公民意识、维权意识以及正义良知的觉醒,2百万人宣布退出中共与其它相关组织就表明了这一点。” 她谈到有人质疑2百万人退党是否真能改变中国,与6千万党员人数相比,毕竟2百万只是个零头,“这里我想做一个比喻,棉花与金子,同样重量的棉花看来比金子体积要大得多,但其质量有天壤之别。”

张元: “中共惯用的手法是移花接木”

经济学及跨文化研究学者张元在他的演讲中分析了中国人是怎样被中共洗脑。中共惯用的手法是移花接木,通过舞台戏剧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对比,加上反复重复这场戏剧加深印象,让人们对反革命充满仇恨。然后党告诉你,某某是反革命,这时,你根本不会再去细想而就是仇恨他。中共还会利用直接刺激的画面来加深你的印象,扭曲事实。六四屠杀后,新闻中出现被烧死的军人,开肠破肚,中共告诉你,这都是暴徒干的,让你去恨暴徒,同情军人。




演讲人及会议工作人员合影
 
分享:
 
人气:23,934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