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讀完《九評》我很慶幸
 
作者:一鳴書生
【人民報消息】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將《九評共產黨》一字不漏地讀完,非常激動,現在的中國人,實在是太需要清醒了,而《九評》無疑是給了所有中國人一劑清醒劑。

讀完了《九評》,我對自己不是一個共產黨員而慶幸。想當初,我在一家大型企業裏工作,工作十分出色,十多年裏從未出過任何差錯,而與我同崗同工的人都多多少少出一些事故犯一些錯誤,我實在是一個工作上的敬業者,工作業績上的佼佼者。我的這些成績,「黨組織」當然是看在眼裏的了,更何況我初時還是青年活動積極分子,企業基層團幹部呢?於是抱着一腔向「黨組織」靠攏的誠心,寫了「入黨申請書」(現在想來實在羞愧!),我也因此成了「黨組織」的培養對象,接受黨組織的「考察」。然而,讓我無法理解的是,「黨組織」要求我每月寫一篇思想報告,向它報告我的思想變化,以及我的生活情況。我曾爲此而迷惘過,我不知道加入這個共產黨組織爲什麼要把我的個人思想與私人生活也要告訴它。我的心開始產生了牴觸,因爲當時我有些瞧不起那位黨委書記,他利用職權玩弄女職工人人皆知,對這樣的「黨組織」領導人,我怎麼可以將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向他彙報呢?因而我沒有「遵命」。

後來,「黨組織」不知是出於何種目的,對我的 「抗命不遵」居然並沒有計較,仍然將我作爲「積極分子」加了培養。大約五個月過後,那位書記便通過「黨小組長」告訴我:「黨組織準備重點培養你,你自己想想應該怎麼做,書記等着你的彙報。」我不是傻子,從這位小組長的話裏,我已經聽出來她的真正含義,那就是讓我給那位黨書記燒點香,送點禮,這樣的話我也就算是向「黨組織」靠擾了,也就可以被「黨組織」吸納了。

可是,我天生就是一副傲骨,天生就討厭送禮,天生就厭惡巴結拍馬,儘管當時對共產黨的認識並沒有今天這樣清楚,但是卻也隱約地感覺到這樣的黨絕不會是什麼好黨,如果我靠送禮拍馬進入了這樣的黨,對我的人格是一種極大的污辱。於是我故作糊塗,對黨小組長的暗示置若罔聞。

我的「不開化」讓「黨組織」有些不快了,於是隨後,我被「悄然」踢出了「重點培養對象」的範疇,被「黨組織」拒之門外了。這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損失,我已經對這樣的「黨組織」失望了,因而加不加入,在當時的我來說是無所謂的。可是沒有想到的是,在以後的日子裏,我開始感覺到了我周圍的空氣慢慢地緊張了起來,我本來擔任的生產班長不明不白地被「換選」了,我的安全生產資金也像是落潮的水一樣,很快不見了蹤影,最後就連我生病住院,「黨組織」不僅沒有「按例」前往醫院看望我,而且特意在職工例會上點名說我是「因思想不健康而牽連了身體不健康」,聽到朋友轉述這樣的話我真的笑了起來,因爲這讓我看到了共產黨一個基層黨委書記的「水平」。

我敏感地感覺到,我在企業裏將越來越不好過,於是我開始尋求脫離企業的機會,好在我有寫作的特長,因而我在預感到很可能會受到加倍的壓制的時候,及時地離開了企業,做了一個職業作家。

俗話說不入一行不知一行的內幕,我自從開始寫作之後才發現,有許多作品是不可以出版或發表的,哪怕是完全靠想象創作的文學作品,出版社也審得極爲嚴格,稍有一點點「嫌疑」的情節甚至詞語,都無法通過,更別說帶有一點政治色彩的文字了。儘管我知道這是共產黨在控制言論,打壓文化,但並沒有完全看透其內幕,現在看了《九評》,算是徹底明白了,原來打壓文化、控制言論是共產黨的一貫作風。

如今的中國,文化已經進入潰敗的境地,尤其是文學市場,我每每與一幫文學朋友一起探討當今的中國文學,大家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今天的中國已經沒有真正意義的文學了!」

是的,今天的中國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學了,一個有着5000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一個有着「文以載道」古訓的文化大國,一個有着深厚民族文化的國家,已經喪失了真正意義上的文學,這不能不令人痛心。而共產黨的文化封鎖、文化打壓以及文化控制是造成這一現狀的直接原因。今天的中國,每年數百萬種圖書出版上市,但是卻有99%都是文字垃圾,一些東拼西湊的非文學讀物,一些你抄我我抄你的重複廢紙片。而這些讀物,對於讀者來說不僅毫無益處,反而會養成讀者懶惰、不思進取、思想空乏、浮躁、無慾等思想,而這樣的思想,也正是共產黨所需要的,共產黨現在就希望中國人都無慾無求,沒有思想,最好是沒有思維,這樣他們的統治才能繼續下去。

然而《九評》的出現,無疑是在中國掀起了一次洪波,人們在祕密地傳閱,祕密地討論,並因此更加認清了共產黨的真面目。而我,與他人不同的是,我在通過《九評》徹底認清了共產黨的真面目的同時,深深地爲自己慶幸,慶幸自己當初沒有「同流合污」,沒有成爲「黨組織」滿意的「培養對象」,沒有成爲共產黨的一員。

我想,在中國,應該還有許多人會像我一樣爲自己慶幸的,儘管他們沒有加入共產黨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他們都會因爲自己不是一名共產黨員而慶幸。當然,最值得慶幸的,是中國人今天看到了《九評》這樣「清醒劑」,從而從根本上認清了共產黨的真面目。

正如《九評》所說的,一個將自己置身於國家之上、置身於政府之上的黨,不會是一個長命的黨。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共產黨將會跳入自己所掘的墳墓中,嗚乎哀哉!

(大紀元【九評徵文】)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小議「亡黨亡國」 2005/2/21 (17,119次)
民主黨派和宗教都是中共的附屬組織 2005/2/20 (17,029次)
中共破壞民族文化罪證之一 2005/2/20 (16,835次)
聲明正式退出紅小兵紅衛兵 2005/2/20 (14,642次)
黑手伸向了天真無邪的心靈 (圖) 2005/2/19 (15,694次)
熱點互動:中共面面觀 九評縱橫談 (圖) 2005/2/19 (18,221次)
中國股市黑幕觸目驚心 溫家寶很着急 2005/2/18 (21,264次)
在表面的平靜背後 2005/2/18 (16,206次)
華府將研討:從萬人退黨 看天滅中共(多圖) 2005/2/18 (17,779次)
每日更新:突破網絡封鎖工具一覽 2005/1/15 (332,198次)
別國哀悼中共狂歡 江的印尼別墅安在否(多圖) 2004/12/31 (59,594次)
「刮骨療毒」 ?先把這幾個「毒」刮給咱看看! 2004/12/28 (29,627次)
三個死裏逃生和死罪難免的真實故事 2004/12/13 (31,011次)
《九評》震撼中南海 胡錦濤發表絕密講話 2004/12/10 (22,157次)
一個大不幸的消息從阿富汗傳到北京(圖) 2004/12/7 (28,531次)
一說一個準兒!政治學習時聽到的小道消息 2004/12/5 (21,025次)
千古罪人 萬惡之首 2004/12/5 (29,340次)
如果中共垮臺,誰來領導中國? 2004/12/2 (29,327次)

一箇中共決不解密的密聞:毛澤東行宮的故事 2004/12/1 (68,160次)
一張令你跌跟頭的圖片!真不知新華網是誰這麼惡作劇(多圖) 2004/11/18 (43,226次)
江澤民有一私生子(多圖) 2004/11/4 (74,145次)
升官祕訣!江給李先念送生日蛋糕 郭伯雄爲江午睡站崗(圖) 2004/11/3 (63,182次)
敢當衆向江撒嬌的女人 國慶公然向胡錦濤撒潑(多圖) 2004/10/1 (53,177次)
上海幫又遭一擊!號稱世界第一高樓硬停工(多圖) 2004/9/28 (41,124次)
120萬高幹家屬境外定居 中共在太平間裏化妝(圖) 2004/9/22 (43,487次)
江給胡與普京製造摩擦 中央震怒高調處理(圖) 2004/9/15 (27,842次)
張藝謀大叫自己是「催奔兒」江才是主謀(多圖) 2004/9/15 (31,523次)
江驚呼小看溫家寶 各省頭兒進京威脅江家幫(多圖) 2004/9/13 (48,059次)
政協主席出訪忙壞李肇星 賈慶林西班牙見國王鬧笑兒(圖) 2004/9/8 (36,867次)
昨天最後一忍!小胡這一拳出手漂亮 老江暈菜(多圖) 2004/8/31 (50,753次)
江栽在上海!三個胡錦濤和一個江澤民(圖) 2004/8/31 (47,591次)
高層小道!江臨時取消廣安作秀 中央決定把核心捧下臺(多圖) 2004/8/22 (46,964次)
當衆委屈宋祖英!一張老江漂白自己的圖片(圖) 2004/8/21 (102,576次)
瞬間感悟:陽剛之美 2004/8/16 (15,485次)
玩過了火!越來越刺向自己的江氏民族主義(多圖) 2004/8/13 (29,154次)
胡溫因勢利導佔上風 江家幫幾次較量勢漸弱(多圖) 2004/8/12 (41,973次)
受趙燕索賠案刺激 動北京麥當勞店的腦筋(圖) 2004/8/7 (25,376次)
胡真急了!疾呼江家幫再攪局中共徹底沒戲(圖) 2004/7/22 (42,497次)
怕暗殺冒充小胡!新華網揭江澤民面臨大洗牌(圖) 2004/7/21 (28,543次)
江過繼三個「親兒」 陸軍成了後孃養的(圖) 2004/7/21 (23,907次)
爲裸而裸!「十面埋伏」上映後觀衆罵聲一片(多圖) 2004/7/19 (41,814次)
鎮不住了!江澤民奔波於濟南軍區與武漢軍區之間(多圖) 2004/7/14 (37,534次)
江澤民和瀋陽軍區關係緊張(圖) 2004/7/12 (35,765次)
新華網一則小消息透露中央在掐架(多圖) 2004/7/12 (26,60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