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解放軍陸軍野戰部隊第39集團軍簡介
第39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該縱隊是由中國工農紅軍第15軍團部分部隊發展而來的,該軍團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紅軍長征最先到達陝北的紅25軍;另外一部分是陝北蘇區的紅26軍。第39集團軍現屬瀋陽軍區,軍部駐遼寧省營口市。 朝鮮戰爭爆發後,第39軍隨13兵團首批入朝參戰。在第一次戰役中,與美軍「開國元勳師」騎一師在雲山鎮交手,美軍騎一師是美軍中戰鬥歷史最爲悠久的部隊,是當年華盛頓創建美國的開國師,歷史上從無敗績。39軍116師師長汪洋率部重創其第八團,還將增援的第五團擊潰。至今第39集團軍在野戰部隊中地位顯赫。 1937年8月25日,紅15軍團在陝北三原縣橋底鎮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 115師第334旅,旅長徐海東,副旅長黃克誠。 1940年2月,改編爲八路軍第2縱隊,司令員左權(後爲楊得志),政治委員黃克誠。 6月底,第2縱隊一部與新四軍第6支隊在淮北地區會師,整編爲八路軍第4縱隊,司令員彭雪楓,政治委員黃克誠, 1945年10月,新四軍第3師奉命挺進東北。11月底到達錦州地區,歸東北人民自治軍建制。1946年1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3師,轄第7、第8、第10旅、獨立旅及師直三個特務團,共3.7萬餘人,師長兼政治委員黃克誠。 1946年8月,以師機關一部成立西滿軍區,司令員黃克誠,政治委員李富春。 9月,師主力改編爲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劉震任司令員,吳法憲任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吳信泉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1948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2縱隊番號未變。8月,東北軍區前方第2指揮所改稱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部,第2縱隊隸屬第2兵團建制。 1948年11月1日,第2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39軍,劉震任軍長,吳法憲任政治委員,譚友林、孫子仁任副軍長,王良太任參謀長,李雪三任政治部主任。原轄第4師改稱第115師,胡繼成任師長,李世安任政治委員;第5師改稱第117師,張竭誠任師長,李少元任政治委員;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7師調歸該軍建制,改稱第152師,羅華生任師長,邱子明任政治委員。 1949年4月,由東北軍區整訓司令部組建第14兵團,第39軍隸屬第14兵團建制。4月底,第39軍由河北武清地區出發,向華中南進軍。7月初,進至湖北宜昌、沙市、江陵地區,渡過長江,改歸第13兵團建制。後進軍湘西,參加了衡寶戰役,然後直下柳州,解放南寧,於12月11日解放鎮南(友誼)關。同時,第152師改爲南寧軍分區,脫離第39軍建制。 1950年1月2日,第39軍奉命北上,7月4日,開赴東北,到遼陽、海城地區駐防。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10月,第39軍改編爲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軍長吳信泉,政治委員徐斌洲。 1952年12月18日,移防西海岸,參加西海岸抗登陸備戰。1953年5月回國。 自朝鮮回國後,第39軍長期駐守遼東半島,是我軍佈防在東北首屈一指的主力軍團,擔負警戒蘇聯、朝鮮半島軍事態勢的戰略力量。 1985年,第39軍改編爲集團軍,是全軍重裝的三個快速反應集團軍(另兩個爲38軍和54軍)之一,屬於全軍的戰略預備部隊。 第39集團軍屬滿編軍,武器配備優良,下轄四個師,即115摩步師,116機械化師,117武警和第三坦克師,以及裝備「小羚羊」的陸軍航空兵大隊、特種兵大隊、防空旅、工兵團、防化團等技術兵種,全軍現有7萬5千人。 第39集團軍現屬瀋陽軍區,軍部駐遼寧省營口市。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