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回顧里根84年人民大會堂演講──里根八提趙紫陽 (圖)
*周培源主持會議* 1984年四月26號到五月1號,里根和夫人到中國訪問。他抵達北京的第二天,就在人民大會堂發表了演講。聽衆是在京的各界人士,主要是和美國有關的單位的幹部。會議的主持人,是中科院副院長、老科學家周培源,可見,這是當時北京想突出這次演講會的民間性質。 周培源,192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28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理學博士學位。1936年至1937年在美國參加愛因斯坦領導的廣義相對論討論班,並進行相對論引力論和宇宙論的研究。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主席、在1993年11月24號在北京去世。 *里根贊同互敬互惠* 里根在講話中回顧了美中交往的歷史,並展望了雙方關係的未來。里根說,兩國應該現實地對待雙方之間的關係,坦率承認美中兩個社會在意識形態和制度方面的根本差別。但是,里根說,承認這種差別,並不是要對它視而不見,也不是要受它的控制和約束。 里根在人民大會堂說,我們可能是分處在地球的兩極,雙方的語言,習慣和政治信仰可能有很大不同,但是,美國人民和中國人民沒有什麼不同。里根說,如果問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人,他們想給子孫後來留下些什麼,那麼,他們不管是用什麼語言,不管是英語還是漢語,還是其它任何語言,他們肯定都會這樣回答的:我們希望和平,希望自由,希望更美好的生活。里根說,我們可以平等合作,互敬互惠。我贊同中國人的說法:互敬互惠。 *講話八次提到趙紫陽* 里根總統1984年訪問中國,正是趙紫陽擔任總理期間。里根在那次講話中,有八次提到了趙紫陽,一次提到了鄧小平。里根援引趙紫陽的話說:中國的「發展和進步,取決於我們能否更大膽地解放思想,更堅定地推動改革,打破傳統經濟模式,拋棄妨礙生產力發展的一切傳統觀念。」趙紫陽在1989年因爲天安門事件而被迫下臺,以後,一直在家裏軟禁,政治上完全消聲匿跡。 *美國大門向中國敞開* 里根提到趙紫陽的時候說,趙紫陽訪問美國對美國人說:中國的大門打開後就再也不會關上了。 里根對人民大會堂濟濟一堂的幾千名聽衆說,我今天也想向你們保證:美國的大門也是向你們敞開的,你們來的時候, 我們會像歡迎鄰居和朋友那樣歡迎你們的。里根說,趙紫陽對農業非常懂行。趙紫陽在四川當領導的時候,四川由一個缺糧省份,變成一個餘糧省份。原來要調進很多糧食,後來糧食大豐收,反而可以調出很多糧食。里根說,人們告訴他,在四川,有一個民謠說:要吃糧,找紫陽。 *援引鄧小平實事求是* 里根在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講話中提到,趙紫陽總理訪問美國的時候,美中兩國簽署了工業技術合作條約,還就和平使用核能源達成了協議,在其它許多方面的談判,也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 在控制核擴散的問題上,里根說,他同趙紫陽進行了多次討論。里根說,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核武器擴散,危害穩定,是美中兩國共同的基本原則。雙方都不會鼓勵這種擴散,而不會幫助任何國家獲得或者研製核武器裝置。 里根總統提到鄧小平的時候援引鄧小平的話說,「實事求是」。中國老百姓都知道,「實事求是」其實是中國的一個成語,也是毛澤東一貫提倡的一種作風。 *多次提到自由民主* 在人民大會堂這次爲時半個小時的講話中,里根總統沒有談到臺灣問題,也沒有談到雙方在人權問題方面存在的不同意見和看法。不過,里根多次提到了自由和民主的概念。 里根對中國人民說,美國立國初期,也非常貧窮落後,但是,它發展成了移民大融爐,吸引了全世界的移民,成了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大國。這中間到底原因何在呢?里根說,美國用了相對來說不長的一段時間,就從蠟燭階段,發展到了衛星探索太空階段。用牛馬當農具的農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只能養活四個人,但是,到了八十年代,美國的農民,已經用上了全世界最先進的農業機械,打下的糧食,足夠養活75個人,美國成了全世界的最大糧倉。這一切,都是如何實現的呢? *何爲美國精神實質?* 對於這些問題,里根總統是這樣自問自答的。他說,美國人民一貫信奉這種觀點,那就是:過去的傳統,就是未來大豐收的種子。從我們祖輩上就知道,我們可以從兩種力量上吸取巨大的能量。這兩種力量,就是信仰和自由。創建美國的先輩們,崇敬上帝,相信上帝能用智慧,力量,善良和熱忱來指導美國人的日常生活。 里根總統說,當年林肯總統是這樣總結民主的核心實質的。他說,如果沒有得到他人的同意,任何人都沒有好到可以統治他人的地步。里根說,「相信人民」,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不僅僅是美國曆史的核心和精神實質,也是世界上人類進步的最有力的推動力。 *重視創造競爭建設* 里根說,如果哪個領導人忽視這個非常重要的真理,那麼,他所領導的國家就只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越拉越遠。里根說,展望世界,回顧歷史,大家就會發現,在短時期內發展最快進步最明顯的國家,既不是組織最嚴密的國家,也不是資源最豐富的國家,而是那些人民可以創造、競爭和建設的國家,是那些人民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做出經濟決策、自由承擔風險並從中獲益的國家。 里根說,這樣的社會,發展成了最繁榮,進步最快,最有活力也最自由的國家。 *1784年美商船停泊黃浦* 里根說,早在1784年,第一艘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開進了中國水域。那個時候,中國人還對美國一無所知。美國是一個新興共和國,渴望能在國際商貿舞臺上贏得一席之地。當時,這艘商船上有一個海員,給美國的家人寫了一封信,談到了商船開進中國水域的第一天。這位海員在信中寫道:親愛的爸爸,你收到這封信,就會了解到,經過了六個月零七天的航行,我們來到了黃浦港口停泊。中國人從未聽說過我們,我們告訴他們,美國是一個新興的國家,給他們講述美國曆史,並介紹了美國。我們還告訴中國人我們來這裏發展雙邊貿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雙方是可以互惠的。中國人看起來非常清楚這一點,也非常希望能同我們作生意。 回顧了這段美中兩國通商的歷史,里根說,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美中兩國進行了人員,商品和思想的交流,雙方都獲益不淺。在19世紀,華人勞工到美國,幫助修建了橫跨美國的太平洋鐵路。今天,這些華工的子孫後代,和其它美國人一起,和中國展開了合作,建設繁榮的中國。 (美國之音)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