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美国大选的选票之争与台湾大选的废票之争
 
观世山人
【人民报消息】大家对美国本届布什政府上台时曾遭遇的选票之争也许还记忆犹新,当时在大选中以微弱优势获胜的布什被其竞选对手戈尔指控在佛罗里达州的极易误导投票人的蝶形选票上不公正地占了便宜,因为那种选票极易使投票人将投给戈尔的票误投给布什,而这对大选的最终结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于是乎戈尔向法院提出了重新核点佛州选票的诉讼,并将官司由地方法院打到州高级法院,又由州高级法院打到联邦最高法院,最后联邦最高法院裁定不重新核点佛州选票。

这时候戈尔秉承民主法治的优良传统,以一个政治家的高风亮节向竞选对手布什发出了至今读来仍让人们赞叹不已的《败选声明》。他在《败选声明》中坦率地说:“我对最高法院的判决虽极不认同,但我接受这项裁决,接受下周一选举人团所将确认的结果。今晚,为了人民的团结以及美国民主的健全,我在此承认败选。” 他同时在《败选声明》中充满感情地说道:“在将近一个半世纪前,参议员道格拉斯告诉刚刚在总统大选中击败他的对手林肯:‘国家重于党派意识。我支持你,总统先生,愿上帝保佑你。’ 基于同样的精神,我在此要向总统当选人小布什表示,政党之间的积怨必须摆在一边,愿上帝保佑他的领导。我无条件遵从新的总统当选人,并尽一切力量协助他促进人民的团结,以实现我国独立宣言所规划、宪法所保障捍卫的远景。我还要告诉世界上的其他人,不要把这次选票争议看作是美国衰弱的象征。从美国所克服的困难中,正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美国民主的力量。《美丽的美国》这首伟大的赞美诗中有一句名言:‘让我们以同胞之爱给你的善行加冕,让你从此岸顺利地到达彼岸。’ 现在,我的朋友们,套用一句我曾向别人说过的话:我离开的时候到了。谢谢各位,晚安,愿上帝保佑美国。”

历史往往会出现惊人的重复。在刚刚解束的台湾大选中,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以微弱优势击败竞选对手国亲联盟候选人连战、宋楚瑜,获胜连任。而连战则马上指控大选投票过程不公正,投票过程中产生的高达34万张的废票更是国亲联盟落败的关键所在。于是乎连战立即向法院提出了封存所有投票箱,并重新核点选票的诉讼。事实上在此次大选中所以产生如此多的废票,很大原因是兼任中选会委员的台湾法务部长陈定南制定的有效票认定标准从严的原则所致。据了解,原先中选会所规定的20多种有效票图例,在陈定南的主张下,大幅限缩为7种,包括把投票戳记盖在选举人号次栏、姓名栏等以往被认定有效的选票,在这次总统大选中都算作无效票。而陈定南的主张最后则成了中选会认定有效票图例的标准。

从目前得到的消息看,台湾法院已同意封存投票箱,且获胜者陈水扁也表示:“国亲联盟提出对选举的质疑是他们的权利,应予以尊重并充分理解。对此事的处理过程一定要透明、开放。” 国亲联盟的重量级人物马英九(此人很可能是今后国民党的掌舵人)亦表示:“我一方面是台北市长,一方面又是连宋竞选总干事,多重身分有利于进行对立双方的协商,目前已大致谈好,取得共识,将尽快把抗议活动结束,让事件和平落幕。”这样看起来,今后的事态发展很可能因双方理性地尊循法制的渠道逐步化解歧见而趋于平稳。不过据我就事论事地分析,即使今后法院作出重新核点选票的裁决,国亲联盟也未必会占到什么便宜。

因为据我所知,这34万张废票中至少有一半来自获胜者陈水扁的家乡,也就是说有17万张废票来自陈水扁的家乡,而来自陈水扁的家乡的有效票的94%都是投给陈水扁的,以常理推测,这17万张废票中至少应该有80%是本想投给陈水扁而被严苛的有效票认定标准卡下来的,而另外17万张废票中支持竞选双方的理应各占一半,这样算下来,陈水扁领先连战的就不应是目前的3万张左右,而是12万张左右了。但我认为作为一个政治家,尤其是作为在竞选活动中失败一方的政治家是不应该把眼光仅仅局限在就事论事地去计较几张选票的得失上的,而应该把眼光放到民众、民族、国家的利益上,更应该把眼光放到中华民族来之不易的尚处于稚嫩阶段的民主宪政上来。

竞选双方无论是处于执政党的地位还是处于在野党的地位,都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增进人民福祉、完善民主法治上去。说起来,美国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已经有两百多年了,前几年尚且在竞选活动中出现布什、戈尔之争,其相当完善的民主选举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相比之下,台湾刚刚起步的民主选举制度出点儿小毛病就实在太不足为奇了,这恰恰提醒我们既要清醒地意识到民主制度的宝贵,更要清醒地意识到民主制度在台湾还是一株刚刚扎下根的幼苗,亟需大家用心呵护、使其日臻完善,千万不要出于一党、一己的私利而伤害她啊!

我这里将戈尔在《败选声明》中的一段话改写后送给台湾大选中对立的绿蓝两大阵营,就算作我对双方的祝福吧————不要把这次选票争议看作是台湾衰弱的象征。从台湾人民所克服的困难中,正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台湾民主的力量。让我们以同胞之爱给你们的善行加冕,让你们从此岸顺利地到达彼岸。

台湾人民在民主宪政的道路上已经远远地走在前面了,大陆同胞们,你们要迎头赶上啊!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破谜!中共在北京请教《黄祸》在台湾请教《暗杀陈水扁》(图) 2004/3/24 (21,750次)
胡锦涛在台湾问题上与江泽民发生分歧 2004/3/24 (18,585次)
谁藏在台湾大选枪击案的阴影里(图) 2004/3/24 (15,484次)
我家发生的故事让我为台湾捏一把汗 2004/3/24 (15,372次)
台湾时局正按中共导演发展 2004/3/24 (15,475次)
处理台海危机 北京当局正步入绝境 2004/3/23 (17,876次)
台大选揭晓 北京启动应急机制 2004/3/23 (15,047次)
台港情势逼人 北京处于守势 中共急须改变思维 2004/3/23 (15,162次)
传中共重要喉舌正准备长篇大论攻击陈水扁 2004/3/23 (15,258次)
李肇星和公安部检察院的头儿干起来了!(多图) 2004/3/24 (21,938次)
谁藏在台湾大选枪击案的阴影里(图) 2004/3/24 (15,484次)
这两张照片是不是中共最怕的?(多图) 2004/3/23 (42,992次)
一个阴谋在进行!江家高级将领“血书”请战揭开序幕(多图) 2004/3/22 (34,659次)
陈良宇楞曾庆红软 刘金宝供出江绵恒(多图) 2004/3/22 (41,658次)
第三次上告!陈希同说不告倒江泽民死不瞑目(图) 2004/3/21 (29,517次)
中共也许正在暗自窃笑(多图) 2004/3/21 (15,846次)
北京出声了!关于台湾选举是这样报道的,别笑(图) 2004/3/20 (25,277次)
陈文茜进了老江的窑子!枪击案阴谋论的出炉原因(多图) 2004/3/20 (26,041次)

大选结果对连战的真实诉求是一个严酷的检验(多图) 2004/3/20 (20,320次)
一张惊骇世界的证据!台湾暗杀总统事件基本破案(图) 2004/3/19 (30,646次)
中共真没面子!福建贩毒集团被美国入境破获(多图) 2004/3/18 (38,857次)
中纪委和曾庆红贺国强打起来了!站远点儿,别往里搀和(图) 2004/3/17 (44,971次)
号外!李肇星的这一举动将改变台湾选情(多图) 2004/3/16 (24,855次)
中纪委发话!这活动已经引发社会政局骚乱(图) 2004/3/16 (20,507次)
李柱铭给香港人挣足面子!江泽民吃瘪子的两件糗事(图) 2004/3/16 (28,169次)
台湾这种新闻让江泽民费尽心思也要“一国两制”(图) 2004/3/15 (17,227次)
一个中共用来自杀的新方式已经运用娴熟(多图) 2004/3/15 (17,081次)
坏人作恶为何不见恶报 2004/3/15 (16,958次)
胡温很危险!美联社这张照片很说明问题 (图) 2004/3/14 (28,863次)
被宋祖英打出中南海 李瑞英两会大出风头(多图) 2004/3/13 (69,235次)
救救广州!不能让它变成一座沉默的死城(多图) 2004/3/13 (23,967次)
中国人哪,看来这问题咱自己政府还真解决不了(多图) 2004/3/12 (19,925次)
两会强奸民意!沙尘暴突袭京城 大风掀房砸死两人(多图) 2004/3/11 (29,260次)
一针见血!新华网这文章说江泽民是人民的败类(多图) 2004/3/10 (39,041次)
蒋彦永上封网“关键词”黑名单 吴阶平三喊挺胡两会炮声隆隆(多图) 2004/3/9 (36,253次)
代表们,两会的这张图片会堵住你的嘴吗?(多图) 2004/3/9 (24,352次)
国际歌不能再唱!鼓动性极强的国歌即将入宪(多图) 2004/3/8 (24,171次)
我永远难忘!连孩子都如此 更不要说大人 2004/3/8 (26,589次)
戳到江泽民刘淇!天津市长戴相龙新华网透露玄机(图) 2004/3/8 (37,388次)
香港问题成焦点!邓小平被暗杀档案的曝光原因(多图) 2004/3/7 (42,731次)
增长军费为对付老军头 温家宝两会面露苦涩(图) 2004/3/6 (31,017次)
胡温,两会应该把这作为重要议题讨论一下(多图) 2004/3/5 (18,164次)
新华网今天真急了!众将军钢铁长城保卫宋祖英(组图) 2004/3/5 (37,775次)
新华网不敢报导这个细节 宋祖英大照片已立即拿下(多图) 2004/3/4 (37,039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