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共對臺政策何處去
 
作者:胡平
 
2004年2月1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這次臺灣總統大選,以最明白無誤的方式表明,中共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對臺政策徹底破產。其實,它早就破產了。

關於一國兩制,人們已經發表過很多意見,不過,對於中共提出這一政策的背後的假設以及它所設想的著力點,似乎很少有人進行分析。問題的關鍵是,既然要和平統一,那就必須要有對方的自願。應該承認,當年中共提出一國兩制,確實希望臺灣當局會自願接受。那麼這種希望的根據何在呢?我在十二年前發表過一篇文章「中國統一之我見」(載《中國之春》一九八八年五月號),其中對此略有論述,恐怕到今天仍有參考價值。這裏不妨引用兩段:

「共產黨的本意就在於使臺灣的處境越來越困難,從而不得不回過頭來接受一國兩制的和平統一方案。共產黨人很清楚,無論是香港還是臺灣,都缺乏自願與共產黨統治下的大陸和平統一的意向。因此,要完成統一大業,不能指望港臺人民的心甘情願。香港的事情好辦,九七年一到,英國人自然會走,主權自然回到自己手裏。麻煩的是臺灣,臺灣自己搞得好好的,何苦和你共產黨統治下的大陸搞統一呢?所以,共產黨人相信,要使國民黨走到談判桌上,最好的辦法是搞得國民黨混不下去。五十年代共產黨在大陸搞過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和平改造。爲什麼這種改造能以和平方式完成?就在於當時的資本主義工商業者在實際上已經別無選擇。用當時的話就是『三面架機槍,只准走一方』。

有人說,共產黨對臺灣威逼交加,會把臺灣推向獨立的方向。可是,共產黨人可能會認爲,臺獨的傾向越強,國民黨接受一國兩制方案的可能性就越大。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所副所長李家泉在《再論臺灣與大陸統一的模式》(人民日報海外版1988年3月29日)一文中,告誡國民黨當局不要硬是以『中華民國』的名義撐下去,否則,『將來被別人取代改一下『國』的稱號,其結果必將是禍國殃民,成爲中國的歷史罪人』。這句話的含義很清楚:既然『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不被承認,臺灣的處境將日益艱難,爲了謀求生存和發展,臺灣要麼只有統一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要麼只有宣佈獨立,另改國號。照共產黨的分析,如果是後一種情況,國民黨將負『歷史罪人』之名,並失去在臺灣執政之實,反不如取前一條出路,除了在名義上由一國政府降爲一省政府外,其餘一切不變。

到目前爲止,共產黨鼓吹一國兩制,主要是針對國民黨。這是因爲它相信在臺灣處境艱難的條件下,民進黨比較容易宣佈臺灣獨立;而國民黨很難公開宣佈臺灣獨立。同時,臺獨的呼聲越強,民進黨勢力越大;臺灣若不獨立,國民黨很可能被取代。有鑑於此,趁著國民黨還在執政的情況下,加緊對國民黨實行(1)給壓力(2)給出路(一國兩制)的攻勢,或許會取得理想中的成功。

假如我們對共產黨的意圖分析的不錯的話,那麼這裏麵包含有一系列問題:

一、在得不到各國外交承認的情況下,臺灣是否會困難到無法生存和發展?

二、如果臺灣人寧肯冒獨立之險也不肯冒一國兩制之險的話,國民黨(假如它仍在執政)是否一定會拒絕扮演有關的角色?

三、如果臺灣宣佈獨立將導致國民黨下野,它是否可能接受這一局面並準備東山再起,還是願意爲保住自己一時的權力而接受一國兩制?

……

對於上面提出的問題,我們注意到下述一些事實。首先,是臺灣的執政黨、在野黨和相當一部分民衆都不願意接受共產黨的統治,不信任『一國兩制』,同時堅持『一箇中國』。其次,臺灣在外交孤立的情況下,注意發展和其他國家的經濟與技術聯繫,從而爲自己爭得了一定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再者,國民黨強調『憲法就是法統』、實行本土化,用以克服所謂『法統危機』;國民黨正在轉變爲民主政黨,它明確宣佈要遵守民主規則,承認其他黨有合法獲取權力的機會和可能性。在民進黨方面,則強調,除非國共片面和談、出賣臺灣人利益,除非中共統一臺灣,除非國民黨不實施民主憲政,民進黨將不主張臺灣獨立。根據上述事實,共產黨的『逼和』策略(假如它確有此打算的話)還是很難奏效的。」

整整十二年過去了,臺灣的發展變化證明,國民黨寧可有朝一日被反對黨取代而下臺也不放棄憲政民主改革方向,民進黨能靠選舉而執政故而不必宣佈臺灣獨立。原先共產黨提出一國兩制方案,其暗含的假設是,國民黨——這裏尤其是指長期掌控實權的國民黨外省籍人物——面臨內外壓力,出於私利,爲了保住自己在臺灣的執政權力不被反對派、不被本土力量取代,兩害相權取其輕,寧可接受中共「招安」,放棄「中華民國」的國號,承認臺灣爲一特區。可是,事實的發展早已徹底否定了這一假設,中共的一國兩制方案早已失去了著力點。

這裏還要補充一點,過去,中共提出對臺動武也有三個條件,除了外國入侵和臺灣宣佈獨立之外,另外一條是島內發生動亂(現在不提這一條了)。如果臺灣島內發生「動亂」,中共就要對臺動武。什麼叫「島內發生動亂」?臺灣不是大陸。在臺灣,民衆早就有權集會、遊行、示威、抗議,象六四天安門平定「動亂」一類事情在臺灣是不可能發生的。那麼,所謂「動亂」又是指的什麼呢?其實,中共是在鼓勵臺灣的國民黨保守派策動政變或兵變,沒把握成功也沒關係,就像蘇共保守派策動的那場政變,只要有頭面人物打出旗號,只要有坦克車上了街,這就叫「發生動亂」,共產黨就有理由對臺灣動武了。因爲政變一方可以公開呼籲大陸「幫忙平息動亂」,共產黨軍隊則可以擺出「應廣大臺灣人民的要求」的姿態堂而皇之地橫跨海峽。在這種情況下,連美國也很難介入。

可是,共產黨打錯了算盤。在國民黨內部固然存在著派別鬥爭,其中既有政見分歧,也有省籍矛盾,但各派力量都認同民主價值,遵守共同的遊戲規則。應該承認,臺灣的民主改革是在相當艱難的外部條件下進行的,大陸的中共政權隨時準備把它的力量伸展到臺灣島上來,只要國民黨內有一股力量悍然破壞遊戲規則,願意和中共裏應外合,今天的臺灣也許就是另一種面貌。

我不相信共產黨裏邊就沒有明白人,他們早該看出一國兩制方案已經破產。可是,明白了也沒用,原先的調子已經唱得太高太久,如今降不下改不了,只有依著慣性繼續唱下去。去年江澤民講過五十年內解決臺灣問題,這實際上表明,他已經對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方案不抱希望;他現在所能做的只是防獨。所謂防獨,又有兩重意思,一是防止臺灣改國號改憲法,一是防止國際社會對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雙重承認。前一種情況相對簡單,後一種情況更加複雜。如果臺灣在維持現狀的基礎上,贏得越來越多的國家承認,由於臺灣自己既沒有改國號又沒有修憲法,中共很難指責臺灣搞臺獨,故而也很難向臺灣發動戰爭。但雙重承認的結果意味著兩岸關係真的被國際社會認作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從而使得中共更難對臺動武,更難實現它要求的統一,因此對中共而言就和臺獨差不多。

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政策已經破產,那麼,今後中共又怎麼辦呢?如果要堅持和平統一,中共就必須修正一國兩制,譬如改提邦聯制。陳水扁表示邦聯制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可見邦聯制確有可行性。從兩岸目前這種分裂分治的現實出發,邦聯本來是向「統」、向「合」邁進了一大步,臺灣方面是否會輕易獲得共識接受邦聯制恐怕仍有疑問。但更大的阻力還是來自大陸,來自中共,因爲邦聯給予了雙方對等的政治地位,照中共某些人看來,那等於是變相地承認兩國論(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如果中共連邦聯方案都要拒絕,同時又堅拒大陸自身的民主化,我們就看不出還有什麼和平統一的模式了。

這樣,中共對臺灣只剩下了兩種選擇:一是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一是武力統一。由於對打臺灣沒把握,所以眼下似乎是主和派佔上風。然而,只要主和派拿不出任何切實可行的和平統一方案,因此只要主和派只能以技術上的理由而不能從原則上反對主戰派,那麼主戰派的聲音就佔有無可爭議的意識形態制高點,隨時有可能成爲主流。你甚至可以說是主戰派已經佔了上風,區別只在於「早打」和「晚打」而已。當然,某些人的「晚打」實際上可能等於「不打」,但「不打」卻不能明說「不打」而只能託詞「晚打」。今後,中共的對臺政策可能是非常機會主義的。它一方面防止臺灣以改國號改憲法的方式實行臺獨,防止國際社會對分裂分治的兩岸予以雙重承認,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甚至不排除進行某種和平對話,但與此同時,中共在另一方面又會積極備戰,創造條件,等待時機,用武力解決問題。這意味著在現階段,中共的對臺政策不可能有穩定性,臺海的和平不可能是穩定的和平。除非大陸自身開始民主改革,否則兩岸的緊張局勢不可能真正緩解。

——轉自《新世紀》(原載2000年《北京之春》7月號)

 
分享:
 
人氣:13,52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