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时事 › 文章: |
儿皇帝不好当 (图)
其实,儿皇帝不好当的原因,就是老皇上或垂帘者不让他们当家。为了长期专权,太上皇、权臣、后妃、外戚等老一辈权臣,总是“废长立幼”,“贪立新君”。王莽当政,立9岁的刘刊为儿皇帝。王莽为了长期垂帘听政,刘刊14岁被毒死,立2岁的儿皇帝刘婴。汉和帝刘婴死后,邓后为了垂帘听政,立不满百日的刘隆为帝。第二年,皇帝便死去。又立13岁的刘祜为帝,没几年死了,又立刘懿。这个儿皇帝3月立,10月死。东汉冲帝当上儿皇帝,梁太后临朝称制,他的大哥梁冀把持朝政。冲帝2岁立3岁就死了,8岁的质帝当上儿皇帝,因为得罪太上皇梁冀,9岁就被毒死。梁冀为了太上皇地位稳固,立了15岁的桓帝为儿皇帝。 太上皇专权,不仅指名副其实的太上皇,而且指一切凌驾于皇帝之上的人或群体。太上皇可能是权臣或太监,也可能是皇后或外戚,更可能是中央的帮派集团。所以,面对一个或多个婆婆,一个精明的皇储,必须是一个非常有心计和韬略的人。一个孙皇储,到一个儿皇储,再到儿皇帝,如果不是一个白痴,便是一个具备养晦韬略的政治大家。在老皇上面前,谦卑恭敬,不抢镜头,不出风头,隐忍再隐忍,更不能跟太上皇或权臣们对着干,这是儿皇帝的基本功。 作为儿皇帝,隐忍是当务之急,至于干事却是次要的或不要的。在隐忍中,隐晦是儿皇帝的基本功。对于儿皇帝来说,仅仅靠隐晦是不行的,还要千方百计地讨太上皇的喜欢。在权力没有完全到手之前,为了减少内部的威胁,儿皇帝还必须在正统、组织等方面做文章。比如大讲法统啦、祖制,在合法的地位做文章。虽然法统或祖制并不能保证他的地位不受废黜,但却能够从侧面减少被后来的窥视者的颠覆的可能。当然,最大的威胁还是老皇上,老皇上最怕的是权力的失落,复辟或更换皇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尽管在太上皇面前,儿皇帝内心十分复杂,尽管如此,也必须装出笑脸来。在太上皇面前,儿皇帝表情往往十分难看。在太上皇面前装孙子、当阿斗是儿皇帝的基本功。否则,不仅儿皇帝的地位不保,而且生命也危在旦夕。东汉时期,8岁的汉质帝称太上皇梁冀为跋扈将军。深为不满的梁冀,便毒死这个儿皇帝。 一般来说,当太上皇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出于无奈。很多情况下,太上皇军权在手,但是亲自出面做皇帝不符合祖制,所以,扶植一些傀儡儿皇帝当政。但是不管是扶幼,还是立长,但是,太上皇必须说了算才行。在“交班不交权”的体制下,如果年老体衰,这或许是儿皇帝的福。要是太上皇年富力强或长寿,这样的话,儿皇帝的日子则再难熬不过了。因为一个长寿的太上皇,不管如何明智,但是在权力面前,他们也就很难明智了。一般情况下,太上皇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发动一次宫廷政变,来更换成年或不被信任的儿皇帝。在垂“枪”听政的时代,更换儿皇帝其实并非多难的事情。 专制统治是道德败坏的罪魁祸首。专制制度下,最好的时代就是奸佞横行的时代,因为只有奸佞横行皇帝大权才不会旁落,窥视者才不敢蠢蠢欲动;最坏的时期就是权臣专权、宦官专政、皇戚把持朝政以及垂帘听政时代,因为这些时代,权臣、宦官、皇戚以及太上皇握有大权,把皇帝架空了,这样就会出现了两个中心,让人们无所适从。在最坏政治中,垂帘听政是最坏政治中最坏的政治。天无二日,人无二主。国家跟人一样,只能有一个大脑的中枢。由于太上皇握有军权,掌握着国家大事的最终决定权,干事的儿皇帝就只能唯唯诺诺,不敢负责和励精图治。清朝末年,儿皇帝光绪效仿西方,实行改革开放。为垂帘听政的慈禧所嫉恨。垂帘听政的结果,社会全面走向反动。一次垂帘,一次腐败大解放;一次垂帘,国家丧失一次政治革新的机会。太上皇一倒,新太上皇政治又重复上演。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个国家或单位,不管制度如何,职权要相当,否则,便祸乱横生,危机社会。在一个太上皇垂帘听政的社会,一个十年就可能败坏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再来两个或三个十年,那么这个国家和社会将被推倒最危险的地步。古今中外,皇帝不负责或不能负责的时代,有几个不是瞎闹腾的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容忍垂帘听政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就可能失去更多的励精图治机遇和空间。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