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滴血假髮 (圖)
 
2003年12月2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河南瑞貝卡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河南省許昌市文峯大道 。 前身爲許昌縣發製品總廠,1993年3月,與美國新亞公司合資,生產工藝發條、女裝假髮、化纖發、教習發、男裝發塊等五大系列千餘種產品,暢銷北美、亞洲、歐洲和西非等,出口創匯位於河南省前列。李長春、回良玉、陳奎元、李克強等曾先後到此視察。

據大紀元12月26日報道,日前,該公司與河南第三勞教所及鄭州十八里河女子勞教所簽定加工合同,生產奴工產品出口創收的內幕被曝光。

*河南省第三勞教所

河南許昌市和禹州(許昌市轄區的一個縣)是中國假髮製品最多的地方,大量產品銷售到美國和歐洲市場,如瑞貝卡發製品集團有限公司是中美合資企業,產品可直銷美國。許昌市及附近幾十個假髮廠家,都是工人不多,完全靠勞教所、監獄、看守所裏被關押人員的拼命勞作。

河南省第三勞教所(即許昌市勞教所)位於許昌市與禹州兩地之間,專門關押男性勞教人員。該所現關有800多人,其中包括被非法關押的法輪功學員。

按規定被勞教人員每天的勞動時間是6個小時,學習2個小時。據明慧網報導,河南省第三勞教所定強迫被關押人員每天勞動15至18個小時,不管年長的還是體弱的,每人每天必須從早晨7點工作到晚上10點,還經常加班到凌晨1點。

這些被關押者經常被強迫加班加點,完成高額定產值;若完不成任務不許睡覺,罰面壁、加期、毒打,施酷刑。酷刑包括『烤全羊』、『上繩』、『約束衣』等。 法輪功學員王玉昆腿被打得骨折,另一學員龐良的胳膊近於殘廢。2002年4月26日,34歲的律師李建被迫害致死。2002年12月底,漯河市優秀教師姚三中被折磨至奄奄一息亡時,獄警竟將他扔到路邊。家人得知後,把他送進醫院搶救,姚三中於2003年1月中旬死亡。

現在,該所還以每名800元的價格買法輪功學員,爲勞教所提高產值。據悉,河南的男性法輪功學員除鄭州市、開封市以外,剩下的都被非法關押在這裏。據勞教所一位警察透露,該所以前在經濟上難以維持,後來靠強迫被關押的法輪功學員生產奴工產品出口創收而復甦。

*鄭州十八里河女子勞教所

2003年5月,河南第三勞教所副所長屈雙財,被調任至鄭州十八里河女子勞教所當所長。據明慧網報導,屈雙財調任後馬上與遙距該地二百里的許昌 『瑞貝卡發製品集團有限公司』簽定了發製品加工合同,並帶去酷刑『約束衣』。

十八里河勞教所對外稱刺繡廠,據了解,河南省至少有120名女法輪功學員被關押在這裏。2003年5月,勞教所借SARS疫情之機,對所內大法弟子進行嚴管,每天高強度勞動,並以怕傳染爲藉口剝奪兩個月一次的家屬接見的權利。學員被強迫加班加點幹活,生產假髮、掛毯、服裝等。

屈雙財還從河南第三勞教所帶去酷刑『約束衣』。所謂『約束衣』,是一種衣形酷刑用具,從前身套進在後背結帶,衣袖長出手臂約25公分,衣袖上有帶,用細帆布製作。據目睹者口述,獄警將「約束衣」給法輪功學員穿上,獄警將受害者手臂拉至後背雙臂交叉綁住,然後再將雙臂過肩拉至胸前,再綁住雙腿,騰空吊在鐵窗上。一用此刑者,雙臂立即殘廢,首先是從肩、肘、腕處筋斷骨裂,用刑時間長者,背骨全斷裂,活活痛死。

今年5月以來,該勞教所至少有7名法輪功學員被迫害致死,已知姓名的有孫士梅、張雅麗、管戈、張保菊、袁湘凡。據知情人透露,目前十八里河還有一百多位法輪功學員被關,用刑的有二十多位,隨時面臨被迫害致死的危險。該所三大隊隊長賈美麗、胡兆霞、鄭玉鳳等是迫害主兇。

*中國勞教所奴工產品多次暴光

中國勞教所強迫遭關押的法輪功學員生產奴工產品,曾多次在媒體上披露。

據中央社2003年11月7日引述追查迫害法輪功國際組織報告,北京咪奇玩具有限公司、蘭州正林農墾食品有限公司、濟南天一印務有限公司、山東利得爾工藝有限總公司,以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四友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與勞教所一起,強迫法輪功學員在被關押期間,爲其無償生產勞工產品。其中北京咪奇玩具公司與北京新安勞教所聯繫,利用被關法輪功學員爲雀巢公司製作玩具兔一事,已經被澳大利亞和瑞士的記者曝光。

調查報告指出,中國政府透過勞教系統和監獄的企業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吸引外資合作。中國一些省市經濟發展區的招商廣告,甚至以地處監獄、勞教所區域的廉價勞動力來吸引外資。

報告又說,強迫生產勞工產品不僅侵犯了被勞教人員的基本人權,而這些勞工產品所帶來的巨大利潤,又刺激監獄、勞教系統進一步對被勞教人員的迫害。此外,強迫勞動所產生價格低廉的商品向國際市場的傾銷,也對國際勞工市場和經濟市場的穩定造成了衝擊。

法輪功學員認爲,『真君子仁中取利,大丈夫義中求才』,瑞貝卡假髮製品沾滿法輪功學員鮮血。他們呼籲所有有正義感的政府、商界人士關注並了解中國勞教所強迫法輪功學員做奴工生產出口產品的內幕真相。

 
分享:
 
人氣:17,21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