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急欲與胡溫溝通 美國對江澤民沒有興趣
 
2003年11月25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十二月七日始展開訪美行程,外界普遍認爲臺灣問題、中美貿易等是溫與美會談的主要焦點。近來中共軍中對臺動武的言辭甚囂塵上,中共軍委主席江澤民在溫出訪前動作頻頻,特別是命令軍隊做好「開戰準備」,被認爲藉機內外示威,製造緊張氣氛以示其背後仍掌中國控大局。

據大紀元記者王芳、施宇綜合報導,溫家寶將在紐約逗留兩天,會見聯合國祕書長安南、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等人,11月八日下午四點前往華府會見美國現政要。美國總統布什在不久前國際峰會上會見了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相隔不久又邀請新任總理溫家寶訪問,凸顯美國政府急欲開始鋪墊與「胡溫政府」直接溝通的管道。這和十年前的美國政府對待當時的中共領導人江澤民的情況大不相同。

美國對江澤民沒有興趣

溫家寶訪問美國前夕,江澤民另一大動作是在國內大規模抓人,包括杜導斌在內的很多知識分子被抓。按照以往的慣例,每次中國高層領導人訪問美國,北京會釋放政治犯,向美國表示「友好」。江此番無疑是給胡溫下馬威,並急迫向外界傳遞二個信息:1、江控制大局;2、胡溫政府在人權方面和江高度一致。以拖胡溫下水,搞臭胡溫名聲,達到一石兩鳥的目的。

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退出黨和國家領導人職務後,一直極力爭取在國內和國際場合亮相,利用各種機會和胡溫新權貴爭奪世界舞臺,向美國顯示他仍然對中國政壇具有控制力。這次溫家寶訪美,江更不會放過這個示威的機會。

美國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說:「江的這些動作似乎未起到多大作用。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對江澤民仍能掌握中國持懷疑態度,轉而急於與胡溫建立聯繫。這與美國對江當年上臺的做法大不相同。六四之後,江澤民上臺,美國政府在江上臺數年之後,才正式安排江澤民訪問美國,因爲美國知道,鄧小平才是中國當時真正的掌權人。」

美國現在的態度和當年完全不同,急迫地要求與胡溫建立溝通渠道,顯示美國政府高層已就江澤民很快會在中國全面失利達成共識。

江澤民虛張聲勢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大陸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已經下令解放軍做好開戰的準備,北京的強硬派人士甚至揚言要一勞永逸地解決臺灣問題。據悉,江澤民聲稱,要給美國一個機會。江還對胡錦濤和其他高級官員說,他負有「歷史責任」。

分析人士認爲,中共現在的對臺政策是胡溫政權和江系人馬角力的結果,並不一定代表新政府的長久之計。對臺態度強硬以製造緊張空氣,既可向美國和胡溫示威,又可不必真正動武,正是這個在軍中權威不足的軍委主席所期望的。

上海幫的好日子快完了

十六大胡入主黨和國家領導人之後,胡江權鬥從未停止。借薩斯事件及老幹部的支持站穩腳跟的胡錦濤,開始從被動應戰轉爲主動出擊。

據香港媒體報道,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振興東北戰略,是胡溫新班子從江澤民發展長江三角洲戰略的重大轉移,背後隱藏着胡江權力鬥爭,並對上海幫造成打擊,江澤民曾問罪於胡,但胡得到多數政治局委員支持。

一名北京權威消息人士透露說,振興東北不是一個純粹經濟發展的考慮,背後的推動力是政治和權力鬥爭,在這個議題上新領導人胡錦濤首次與前任江澤民在經濟發展的方向上發生了比較嚴重的衝突。 該消息人士指出,「如果不是出於這種權力鬥爭考慮,誰會想到東北?」

據悉,胡錦濤的東北戰略對上海士氣打擊很大,上海官場說,胡錦濤上臺後從未來過上海,還搞了一個周正毅案,擺明是要與上海過不去。現在發展東北,上海的好日子快要過完了。

 
分享:
 
人氣:20,40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解放軍集結東南 進入二級戰備狀態
臺海大戰一觸即發?
臺灣今天正式刑事起訴江澤民 (圖)
中共對臺進退維谷 北京希望美國出面遏制臺獨
「中國人聰明」背後的悲與喜
臺灣法輪功萬人集會聲援訴江 聲勢浩大 (多圖)
江澤民將在臺灣被刑事起訴
北京「誤譯」美對臺政策立場
海外輿論陷入邪惡迷局 林曉凱事件暴中共懼光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