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生代作家石康寫了一篇文章,講到球星和球迷的「哭」,他表示「太不理解了」,他說:「我認爲那是瞎哭一氣,或是感情太多沒地兒使,電視上報道過一些人類生活的陰暗面兒,比如非洲饑民、戰爭甚麼的,也沒見他們這麼哭,我認爲,那是一種不及物哭泣,也就是說,他們沒有甚麼真正站得住腳的哭泣理由,這說明人類的情感充滿盲目性」。
如果是其他的足球強國,如巴西、意大利、阿根廷、法國,足球是民衆廣泛參與的運動,在不應輸的情況下輸了,還有一點點「哭」的理由。但中國對巴西,輸不是很正常嗎?爲甚麼會「哭」呢?世界上一些非足球強國,對國家隊的輸贏並不那麼重視。比如美國,儘管論足球實力比中國強太多了,但打贏了超強的葡萄牙,出線在望,不但美國國內沒有直播賽事,而且美國總統布殊似乎也不知道,故沒有致電祝賀。球員嘛,也不是那麼在意輸贏,而只是單純地踢球。
爲甚麼既非足球強國,足球又不是在中國非常普及的運動,卻如餘傑所說,「今天它儼然成爲新時代至高無上的、全民膜拜的巨型圖騰」呢?
在中國,報道足球運動的有明星記者,別的報刊挖角動輒要上百萬元。足球員一個個往螢幕上跑,紛紛用生硬的表情向百姓推銷產品,而米盧更被捧爲「神奇教練」,接拍的廣告酬金合計達五千萬元。體育刊物常有僞造的「專訪」。記者也付錢給球員要他提供獨家消息或專訪。而中國球員在球迷面前更擺出「無禮、大牌、高傲」的態度。
餘傑認爲,足球在中國成爲巨型圖騰的理由有三:
一、它是百姓發泄情緒的「瀉洪口」;
二、它是民族主義思想凝聚的「撒手」;
三、它是商業大鱷撈取利潤的「搖錢樹」。
其他國家,百姓受到壓抑,可以藉媒體宣泄,甚至也可以上街示威,在中國,媒體被嚴控,又沒有上街示威的自由,百姓的情緒只好藉看足球來宣泄。
在中國,執政黨儘管仍抱住馬列主義的神主牌,但當權者自己對馬列主義其實已徹底背叛了。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因伴隨中國當權者難以接受的自由、民主概念,因此也被官方排拒。官方能夠收攏人心的,只有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官方藉足球牽動愛國主義,要以之填補價值系統的空洞化。
中國足球,就是在價值系統空洞化、商品市場缺乏規範,以及官方的推波助瀾之下興旺起來的。
也許米盧,正是看準了這屆世界盃日、韓毋須參加外圍賽,因此可輕而易舉地幫中國打入決賽周,於是利用這時機而名利雙收。可惜中國隊,在民衆狂熱之中,卻連場敗北,害得球員與球迷都瞎哭一氣。
轉自《蘋果日報》
江澤民賣國是否更值得中華民族子孫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