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失寵的何頻,何必捏着嗓子說話呢?(圖)
 
鮑光
【人民報消息】有人說,江氏嫡親網的大管家何頻總是拿出一副貌似公允、中立、不偏不倚的腔調說話,說了半天就象鴕鳥把頭藏起來,把龐大的身子暴露在外面一樣讓人可憐,而且還多了點兒促進反胃的作用。

今天江氏嫡親網發表文章:《何頻:誰來啓動中國政治改革?》,該網說這是11月26日邀請了不同立場、不同背景的幾位旅美學者在紐約曼哈頓舉行研討會時何頻的發言稿,並經何頻作了修改、補充。

何頻最不明智的是,還在會上哪壺不開提哪壺地吹噓他們如此「準確」地「預測」到中共十六大政治局常委會增至九人,甚至連九人排名的位置和分工都「預測」到了!他似乎不知道中國有句話叫「越抹越黑」,還有句話是「心知肚明」。

不知網友們是否發現,這個網在老江那裏開始失寵了,原因是江氏集團看到這個網站被暴了光,所以已經啓用了一個新的喉舌──加拿大《漢和情報網站》,老江要說的話多數都送到那裏去發表,所以那個網現在牛哄哄的,說起話來都帶「權威」性,何頻無可奈何地說:我擔心的是我們下一次還能否準確。

其實在老江那裏失寵的很多,他用完了的,他認爲沒有用的,自然要淘汰。這倒沒有什麼,新陳代謝嘛!不過那些自動上賊船、幫助獨裁者用文字毒害、麻醉人民者無異於殺人害命!

令人側目的是何頻不停地爲獨裁者江澤民的政治流氓集團捏着嗓子唱讚歌,混淆視聽,毒害人民。何頻的文章《誰來啓動中國政治改革?》思維混亂、吞吞吐吐、欲說又罷、遮遮掩掩,直到文章最後結尾時,才不得不道出他真正要說的是什麼:

中國經濟發展了、老百姓生活空間擴大了、政府與知識界眼界更開闊了,但政治改革的呼聲和壓力反而減少了。老百姓瘋狂追求財富,富翁們得意於現行體制下能暴富,異議分子被邊緣化,港臺和西方都急於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卡位,黨內也沒有派系鬥爭,中共真是有福了:沒人逼他,也沒人能逼他政治改革。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中國政治改革最安全的啓動還得寄望於中國官員,還得看中共領導人的眼光、胸襟、膽識了。他們自身還有一些政治改革的動力,現在也是啓動政治改革的較好時機。有的朋友說,你不能對中共抱有幻想。問題是,你還可以幻想誰?


納悶,沒有中共,咱中華民族五千年是咋活過來的?!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江氏嫡親網遵江命!打擊萬里李瑞環 澄清江宋戀有高招 2002/12/17 (37,350次)
爲何讓江氏嫡親網提前泄密? 2002/11/19 (21,774次)
賈慶林黃菊等考覈零蛋 江氏嫡親網近日大義滅親 2002/11/1 (22,528次)
當頭棒喝江澤民!(圖) 2002/7/23 (31,029次)
江氏嫡親網幫倒忙!中共高層怒髮衝冠 2002/7/1 (24,258次)
江氏嫡親網站的這個新聞暗示江澤民回光反照?(圖) 2002/5/29 (18,014次)
看了這篇文章您的肉要不麻酥酥,那好棒噢!(多圖) 2002/5/23 (30,553次)
一份難得的絕密情報!江澤民爲何要帶曾慶紅參加共青團80週年紀念會 2002/5/17 (24,803次)
特務在江氏嫡親網給新華社導航 CCTV錯別字創中國笑話之最(多圖) 2002/5/7 (21,423次)
小曾政治局越權稱霸 老江欲聽政簾後跺腳(多圖) 2002/12/26 (32,323次)
卡斯特羅一封信搞定百姓 老江一縮頭傳言四起(多圖) 2002/12/26 (25,631次)
祝善良的朋友們聖誕快樂!(圖) 2002/12/25 (16,112次)
江簽訂賣國條約!斷絕子孫向俄國討還領土之路(圖) 2002/12/25 (28,404次)
歷史將記載!朋友,到這裏來投下您反對23條立法的神聖一票(多圖) 2002/12/23 (21,867次)
十六大失意說真話!李鐵映說三個代表有缺點(圖) 2002/12/7 (24,100次)
爲何九常委公開亮相推遲38分鐘? 2002/12/7 (31,896次)
得到35美元的報酬就是爲歡迎這個人 (多圖) 2002/12/3 (31,663次)
綁架政治局!江澤民張萬年搞一場驚魂破膽的軍事政變(多圖) 2002/12/3 (61,875次)

江澤民賣國大追蹤 2002/10/2 (26,770次)
看了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江澤民最怕的!(多圖) 2002/9/16 (52,660次)
小笑話:江澤民和王冶平的共同語言(圖) 2002/3/9 (24,548次)
一個神奇的故事和幾張令人震撼的圖片(多圖) 2002/1/7 (30,232次)
小笑話:江澤民的答案 2001/11/11 (17,845次)
小笑話:張愛萍教訓江澤民 (圖) 2001/5/20 (39,19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