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万般皆下品,紧握手中枪
 
BBC中文网记者魏城
 
2002年11月15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没有拿到请柬,只好呆在酒店看电视,与在伦敦总部的同事一样,通过别人的电视镜头,与中共政治局新常委"见面"。

看完电视,觉得没有拿到请柬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

看香港凤凰卫视的实况转播,才知道有些记者早在今天早晨七点左右就跑到人民大会堂排队去了,等了四个多小时,等到十一点半,才等到以胡锦涛为首的九名常委入场,胡讲了一通话,大概不到半小时,紧接著十六大新闻发言人吉炳轩宣布:"见面会结束!"等诸位记者反应过来时,九位常委已经鱼贯退场。

我幸灾乐祸地想:这和呆在酒店看电视有什么区别?

凤凰卫视在香港总部的一位特邀嘉宾在分析时特别强调,这是一次"见面会",不是"记者招待会",这意味著新常委们可以回答记者的提问,也完全可以不回答提问,见见面就走。

我又有点儿同情地想:那些七点左右就排队的记者怎么没有仔细分辨一下这两个词的差别?

当年的赵紫阳

但当年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结束后,当时新当选的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举行与记者的"见面会",却选择了回答记者提问的方式,而且不拘一格,举著酒杯,一边走,一边与记者交谈,实际上是一个漫谈酒会。

我看完电视后采访的几位北京学者都记起了15年前赵紫阳操著浓重的河南腔向外国记者说"干杯"的那一幕场景,他们不约而同地说:"那是中共历史上最好的一次'见面会'。"

而且,胡锦涛对记者发表的一通讲话,也似乎不像即兴的讲话,即使没带讲稿,也好像是在背诵提前准备的东西。

后来当我得知江泽民仍然留任中央军委主席,再到晚上看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看到播放新领导人简介仍把江泽民排在第一位、排在新任总书记之前,我明白了。

胡锦涛没有那种大权在手、运筹帷幄的自信,怎么能够像赵紫阳那样潇洒地与中外记者交谈呢?

不过,赵紫阳当时头上也有著一位手握军权的普通党员———邓小平。那如何解释赵紫阳的自信呢?

我迷惑了。

网上遨游,所有境外新闻网站均进不去。打开《人民日报》网站的"强国论坛",也频频看到诸如"服了,强国过滤系统"、"厉害,这个坛子的过滤系统,够强国水准!"这类的帖子,偶尔发现了一个题目为"刚才查了一下党章,发现对军委主席没有任何资格要求,平头百姓都可以做"的帖子,点击一下,却进了一个空白的文件,而且还有版主的提示说:"文件错误!对不起,您要查找的帖子不存在。"

我采取了随时更新网页页面的战略,终于发现,神州大地还是不断有持之以恒地发送网帖、议论国事的网民。

以下是在版主删帖之前我记录的一串互相跟进的网帖:

万般皆下品,紧握手中枪。(作者:形象)

扶上马,送一程!(作者:众怒不可犯)

六十的人了,还要扶?(作者:想说便说)

把人当孩子呗!(作者:众怒不可犯)

所以那些过早对某某某表示敬意的人马上就会后悔了!(作者:忧国忧民的老百姓)

军权,大大的重要。(作者:我爱党我怕谁)

 
分享:
 
人气:13,219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