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烏魯木齊巨大爆炸聲終於消失在「無聲」的夜空中
 
2001年12月23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烏魯木齊的爆炸聲終於消失在秋天的夜空中,那團蘑菇雲也像一張模糊褪色的底片從我的視網膜上淡出。但是,我的心仍在餘震中顫抖。

70多個鮮活的生命,那些如花蕾般正待綻放的孩子,那些急匆匆想趕回家的母親、父親、妻子和丈夫,那些正要去與戀人相聚的赴約的男孩女孩,一瞬間就這樣永遠地消失了。他們只不過是一組數字,從正在進行的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表中輕輕一筆便勾掉了。在這張龐大的人口統計表上,這只是一個尾數。可是,對於這70多個家庭,對於與之相關或不相關的更多的家庭,這卻是何等沉重的傷害!何等刻骨銘心的記憶!比爆炸聲更加令人驚心的悲泣!比蘑菇雲更加令人可怖的陰影!在我的耳邊、在我的眼前,揮之不去、揮之不去、揮之不去啊!

我相信這是一次意外。我還知道,任何國家都可能發生各種意外:核電站的泄漏;核潛艇的失事;航天飛機的爆炸;協和飛機的墜毀……

然而,我還是要問:爲什麼、爲什麼、到底爲什麼:滿載危險品的軍車一定要在人流車流的高峯期從城區通過?這樣的意外是不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的?

尤其令我悲哀、令我憤怒的是,面對70多個鮮活生命永遠消失的事件,被稱爲「社會雷達」、「公衆眼睛」、「良知代表」的我們的新聞媒體到底幹了什麼、又是怎樣乾的!報紙或可恥地保持沉默,或圓滑地閃爍其辭;電視臺,特別是最具影響的中央電視臺依舊一片歌舞昇平,某日新聞報道的最後一句話竟然是「烏魯木齊市沉浸在一片溫馨祥和的氣氛中……」!

70多個鮮活的生命,國人情感和心靈的巨大傷痛,就這樣淹沒在五光十色、平庸至極的節目中。某天的新聞聯播,領導人的活動報道竟長達30分鐘!而這時,70多個不幸的家庭和億萬公衆正沉浸在難以負載的痛苦中!想到這裏,寫到這裏,我已經禁不住熱淚縱橫……這是中國新聞史上令所有傳媒和受衆蒙羞的一頁!

我國政府多次莊嚴申明:我們講人權,首先是要保障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這說明,政府十分關注民生,把它作爲治國的終極目的。悠悠萬事,惟此爲大。可是,我們的新聞媒體對發生在烏魯木齊的數百人傷亡事件卻如此冷漠、如此平靜,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或許有人會老調重談:「這件事發生在一個敏感的地點,涉及到敏感的對象,爲了穩定,所以……」

穩定、穩定!有多少醜行假汝名而行!

獲知權是人權的重要範疇,也是改革開放的題中應有之義。這些年來,我國公民的獲知權有了明顯改善。但是,總有一些同志對人民的政治覺悟、政治素質和政治智慧判斷過低,置人民豐富的內心情感於不顧,死了這麼多人,卻在新聞報道上低調地處理。一些重要的新聞要素被淡化了、省略了,一些重要的事實被掩蓋了。

殊不知,傳播學告訴我們:當真相的傳播通道被堵塞,事實、猜想、推測、捏造被會組成流言溢出並瀰漫開去。因此,欲讓人民理智地「行」,必先讓人民清楚地「知」。烏魯木齊爆炸發生後,從網上公衆的反應來看,他們心急如焚,急於知曉事件詳情,急於知曉自己在烏魯木齊的親人、朋友是否安然無恙。可是,至今沒有公佈罹難者名單。於情於理說得過去嗎?

以中央電視臺爲代表的重要媒體正在發生著一些令人□慮的變化。「焦點訪談」不是在關注真正的焦點,而是按照某種「精神」製造著「僞焦點」。「新聞聯播」幾乎快變成領導人的專門節目,而在偶爾沒有領導人的報道中,又充斥著令人討厭的說教和枯燥無味的宣傳。

一些因涉及人的生命而震驚全國、世人關注的突發事件或災難,被「守門人」置之不理或輕描淡寫地處理。普通人的尊嚴和生存價值被嚴重漠視。這些個媒體,被人民養著,花著納稅人的錢,卻輕視民生疾苦,極盡粉飾太平之能事,試問:傳媒的良心何在?

我沒有去過烏魯木齊,那兒也沒有我的親朋好友。在我的印象裏,那是一個遙遠的地方。但是,我還是受到了傷害:我感到了我等小民卑微有如草芥。我要感謝因特網,感謝新浪網、中新網和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媒體的編輯與記者,在最近發生的一連串重大事件中,你們忠實地履行了「公衆眼睛」的職責。你們的職業表現、道德勇氣令我敬佩,你們讓我們獲知,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看到希望,讓我們看到小民生命的份量和價值。請相信,你們的努力和表現必將載入中國傳播史。

我還要感謝朱總理。我從屏幕上看到您動情的面容,聽到您沉重的聲音,我知道您和我一樣十分難過。您的言行給了我撫慰,也給所有官員發出了提醒:人民是不可以被輕視的,人的生命是不可以被輕視的。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是封建官吏鄭燮(板橋)的詩,願媒體和官員以爲勉勵。

——轉自《中金網》

 
分享:
 
人氣:12,89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