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時事 | 首頁 › 文章: |
新聞自由不是優惠
現代社會動態平衡 和這種媒體觀相對應的,是一種精英主義和權威主義的社會觀和管治觀。領導與官員的權力來源、決策方式、怎樣決定社會目標與意義,怎樣組織施政,無需小民操心,小民全部信任便成,更不應質疑或挑剔,「沒有穩定便沒有一切」。這種精英主義和權威主義的社會,三千年不變,寧停滯,不淘汰。百五年前中國突然發現「歐美艦隊」,淪爲半封建半殖民地,幾乎亡國。 相對於中國這種以農業社會爲基礎的「前現代」社會,現代社會是一種「多元分化、互動互融」的動態平衡社會。西方就藉此在過去一千年超越中國,東方已學了二百年,還在中途掙扎。 中國公開宣稱各級官員貪污瀆職不處理,可能亡黨亡國,但反貪清政用盡方法難有寸進,隨經濟的增長,毒瘤也愈來愈大,四處擴散。有人要引媒體之力打擊貪污,但不敢動。香港幾經辛苦,總算控制住這個問題。並不是簡單的打擊與宣傳,也不僅是高薪養廉,而是尊重個人,個人自主自生,多元互動,由個體按程序組織新的集體,把集體的公權力信託給官員,按期收回再給,政府只是中立服務角色,開放透明,接受大衆和媒體的監督。 毀了香港悔之莫及 香港的自由、社會形態及運作方式,以及港人的生活方式,跟中國大陸對照之下,大量觸及中國的老病。這些老病千百年不清,問題積壓跟不上時代。現在香港管治的問題,部分來自中國人社會這些積壓的老病,不實事求是處理,而求操作上權宜之計壓一壓,問題累積,下一次爆發時將更復雜嚴重。 過去二十年,香港對中國的最大貢獻不是千億計的資金,而是經濟、金融、法律、廉政等方面的文明理念與概念。中國開放改革二十年創出人類奇,現在已可以直接向西方學習很多技術,但下一階段的深化開放改革,必然涉及華人再現代化的人文層面問題,就一定要回到香港、參照香港。江澤民觀念上把香港轉變到中國三十年不變的社會座標和運行軌,如果真的毀了香港的「類現代」模式,屆時悔之莫及。 香港媒體肯定有問題,但仍是在現代社會的常態之內,而且是學習過程中自然現象,要改必須是在現代社會的架構中與標準上改,而非轉變到「前現代」權威主義與精英主義的架構與標準上。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