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
 

艺术家谈中国舞及大赛(一):历史渊源和传统背景

大纪元记者韦实、黄毅燕

【人民报消息】新唐人电视台将在今年五月举办首届新唐人电视台全球中国舞舞蹈大赛。比赛以中国古典舞为比赛项目,向全球舞蹈专业人士开放。届时,亚洲、欧洲、澳洲和北美洲等世界各地的新唐人电视台将播放比赛实况。

关于中国舞及这次舞蹈大赛,大纪元记者采访了两位舞蹈艺术专家,他们是从事舞蹈艺术近五十年的大赛组委会主席、舞蹈家张铁钧女士,以及评委之一、资深中国古典舞专家曹逸女士。在访谈中,对中国舞的来源、特点、比赛的评分标准和对参赛者的意义等诸多方面做了详细介绍。本文刊登访谈的第一部份。

中国舞的历史渊源

曹逸介绍说,中国舞其实是中国古典舞,来源于中国古代的舞蹈。它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从歌舞到戏曲,再回头从戏曲中提炼出舞蹈。中国舞也一直在吸收不同艺术的东西丰富自己,在当今成为了一个非常主要的舞蹈派别。

她说,“中国的舞蹈在历史上也历经兴衰,汉唐时代较盛行,传说中汉朝赵飞燕能作掌上舞;到了宋元时,中土战争比较多,一些舞蹈渐衰,同时因戏剧的兴起,歌舞被吸收到戏曲当中;而明清也是这个情况 。”

关于中国古典舞的来源,曹逸说,中国历代的舞蹈一直在民间或宫廷存在,但没有办法完整保留。留下的记录来自于文字、壁画、绘画、或是在出土文物陶瓷品上绘制的形象和场面。通过对这些的研究,通过舞姿和对人物的刻画去寻找内在的规律,这就是中国古典舞的一个重要来源。

她说,“比如在七十年代,一些艺术家到莫高窟参观以后,根据壁画上的舞姿,韵律和佛的造像编排成舞蹈,也叫敦煌舞。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女子独舞──敦煌彩塑、和七十年代出来的舞剧《丝路花雨》”。她表示之后又出现的仿唐乐舞,也是从史料记载中发掘出来的。

浓重的传统文化背景

张铁钧认为中国舞蹈和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她解释说,中国五千年文化,经历了不同朝代、不同民族。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换,会带来新的文化。这文化的变化也体现在舞蹈中:比如元代的舞蹈是受蒙古舞影响比较大的,艺术舞蹈甚至服饰都是受蒙古文化的影响。到了明朝就和元朝不一样了,从现在的朝鲜舞上可以看出明代的东西,如朝鲜舞的帽子是朱元璋式的帽子。日本则继承了唐朝的文化,如他们的和服、舞蹈、礼仪。

不过她指出,蒙古保留了很多元朝文化,可是近代蒙古舞是很多现代人创作的,我们当年自己学的蒙古舞和现在的蒙古舞就有很大的区别。

引入武术和芭蕾技法 传统未变

曹逸还谈到了中国舞在表演和教学体系方面的形成过程。她说,1954年北京舞蹈学院成立,建立时中国古典舞的训练系统是参考了芭蕾舞的整套结构。然后从中国戏曲当中把舞蹈的成份给发掘出来了,同时也吸取了民间保留下来的一些舞蹈,根据这些建立了中国古典舞的整套训练体系。

曹逸还说,随后在在六十年代出现了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到了八、九十年代又有新的发展,这也就构成了目前的中国古典舞的体系。期间引进了武术的部份动作、韵律等,建立了“舞功课”,就是毯子功:如翻小跟头、前滚翻、大跟头,前扑等,加上一些兵器。上个世纪末,还吸收了戏曲的一些服饰的东西,例如长的水袖,使中国舞的表现力更加的丰富。

张铁钧补充道,除了芭蕾和武术,中国舞还引进了体操,而且各民族间也在互相渗透。她认为中国舞中大概芭蕾舞有10%的渗透,有10%是民俗的东西,80%的还是传统的东西。


---------------------------------------

新唐人全球华人新年晚会精彩简介及全球29城市售票

新唐人全球中国舞舞蹈大赛启动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7/3/22/43677.html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