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華盛頓郵報一篇社論說,美國的不少中國問題專家喜歡對中國個人自由的改善、因特網的普及和私營企業的興起等迅速變化津津樂道。社論說,這些變化的確存在,而且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同時它們也掩蓋了中國政權沒有絲毫變化的方面。華盛頓郵報社論說,中國政府對和平的宗教組織法輪功的信徒進行騷擾和折磨;把主張實行民主的政治異議人士關進勞改營;並且還監禁已經成爲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的旅美學者。社論指出,一些美國人爲了保持同中國的貿易關係和接觸,已經在進行自我約束,儘量縮小中國政府種種行爲的意義。但是社論說,美國有理由同中國保持接觸,不過沒有必要、也不應該由於這些因素而美化中國的獨裁統治者,因爲實事求是將使人們能對美中關係抱有更現實的期望。

專欄作家霍格蘭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文章說,中國政府逮捕、審判兩名來自美國的學者,並在鮑威爾國務卿訪問中國之前把他們釋放,不僅體現了一個獨裁政府的一貫行徑。對高瞻和李少民的定罪就是在殺雞給猴看。目前有大約5萬中國學生在美國的高等院校學習。這個數目比12年前增加了一萬人。霍格蘭說,美國對中國應該做出正當的反應,對申請赴美學習簽證的人嚴加審查,防止北京在學生裏混入間諜。但是美國卻在鮑威爾國務卿訪問中國兩天後簽署了協議,恢復向中國提供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中斷的貿易開發援助。霍格蘭說,如果坐在北京的中南海來看,迫降美國偵察機、扣留機組人員並向美國收取費用;逮捕美國公民作爲政治籌碼,然後美國卻派遣國務卿來讚揚改善兩國關係的努力,而且還恢復經濟援助,那北京只能感到自己乾的太漂亮了。

*衝突中尋求共同利益*

美國邁阿密大學的政治學教授金德芳在一家因特網新聞媒體上發表文章說,從表面上看,正如鮑威爾國務卿所說,美中關係正向前發展,雙方分歧正在縮小。但是金德芳教授說,這並不是真實狀況,而是美國政府以及其他一些中國問題專家認爲不應該突出強調同中國的分歧,以免惹惱北京。實際情況是:北京一無所失,而華盛頓卻一讓再讓。金德芳教授的文章說,美國不但要支付北京歸還偵察機的費用,還要屈從北京的要求,把飛機拆解後運回美國。此外,中國向古巴出售武器,美國政府卻說出售的武器不足以產生影響,而不對中國製裁。中國打破承諾,繼續向巴基斯坦出售核武器技術,而美國也僅僅是提出抗議而已。與此同時,布什政府不反對北京主辦2008年的奧運會,並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金德芳教授的文章問道:如果中國能任意拿美國人做政治籌碼,不遵守它做出的承諾而不受懲罰,那麼美國是以什麼爲基礎來保持同中國這樣一個不負責任的國家的關係呢?

時代週刊的因特網站發表一篇署名文章說,美國同中國的關係完全是以商業爲基礎。中國是美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作爲美國競選資金的主要來源,美國的大公司不希望政治問題影響到他們在中國的商業利益。文章還說,北京要想實現現代化也需要增加外來投資和對外貿易,因此也需要同西方和美國保持良好關係。時代週刊的文章說,布什政府最近對中國做出的笑臉不應該被誤認爲是政策變動,而北京最近的強硬言辭也不代表它的對美政策。美國和中國之間根本的利益衝突仍然存在,而雙方各自的利益卻又把兩國結合在一起。